採取最好的角度看人生
生命之海浩浩湯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若想在其中活的快樂灑脫,全依你是如何看待人生。
人人都渴望事事順利幸福,然而一帆風順之人大多是少數的例外,生活中的失敗挫折往往不能避免。現今社會不少人一旦遇到重大打擊,輕則整日鬱鬱寡歡影響自己的工作生活,重則自我傷害甚至輕生。原因或許是抗壓性太低,又或者是悲觀過頭,曙光還未照進他的瞳孔變以為世界至此永遠漆黑如墨,墮入絕望的深淵,一去不復返。
這樣的人生太過脆弱,就如易碎的玻璃,稍有一點壓力便立刻破成碎片。害怕承擔失敗的後果,卻也因此錯過許多值得嘗試的新鮮事。但事情往往都是一體兩面,有壞必有好,有失必有得,那些原以為沒有希望的事物換個角度去思考又何嘗不會跑出另一種面向?
因地震被埋在廢墟底下的人,心態決定了他們是否能頑強生存下去,直到搜救隊伍前來營救。這漫長的等待過程,即為一種樂觀與悲觀,勇敢與懦弱的較量。悲觀之人認為自己存活機率已過於渺茫,頹喪而意志崩盤,不用多久就可能垂垂死去。反觀那些樂觀的人,意志堅強,堅信光明終會抵達,一切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他們因樂觀產生了永不枯竭的能量,大到足以支撐整個生命,幫助他們度過險境,最終撥雲見日,雨過天青。
太過悲觀不但於事無補,甚至可能雪上加霜,那我們何不樂觀一些,善待自己呢?
契訶夫曾言:「要是火柴在你的口袋裡燃燒起來,那你應該高興,而且感謝上蒼,多虧你的口袋不是火藥庫。要是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那你應該高興,多虧這根刺不是扎在你的眼睛裡。」這是何等樂觀豁達的心態,凡事往好處想,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心。若以這一般觀點出發看待人生,化不幸為萬幸,事事便將更趨圓融完滿。夜晚抬頭觀望天穹,有人看到的是繁星璀璨,有人目光所及卻是一片烏雲密布。譬如魔術方塊,不同角度顯現出不同的樣貌,會看到哪一面選擇權全交付你手。
陶淵明幾度出入官場,最終歸隱田園。即使短褐穿結,簞瓢屢空,他仍抱持著閒適悠然的態度:「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酣觴賦詩,以樂其志。」終身怡然自得。貝多芬晚年雙耳失聰,但仍創作不輟,譜出一首首動人的曲調,樂聖的美譽當之無愧。他們都沒有因一點挫折而意志消沉,反而更樂觀的積極向上,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樂觀是照亮前途的驕陽。以樂觀的心態為舟槳,縱使生命之海浩浩湯湯,礁石阻擋,仍可找到方向。從中在最好的角度視野,遇見最為明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