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諒別人的辛勞
活著就是要動,動就是一種工作。每個人有自己的存活方式,都有它的存在的點,都是需要付出的,然後與社會的其他成員合作,形成友善美好的社會。人跟人相處本來就是一個互相,互相交往,互相體諒,了解他人的不便之處,用心用愛體會他人之辛勞。
隔著一層薄薄雲絮,漾滿藍彩的天青把大地安妥,田埂間的泥濘,一步步被農夫的腳給印下。我們口中每天香噴噴的米飯香,都是由農夫用血汗與寶貴的時間種出來的,那過程是多麼的艱辛!即使頂著豔陽,也要顧著好米,這是我們吃不出來的辛勞。吃下的每一口,都如此該感謝的,是不該浪費的。他們勞而不怨,我自己卻一點也沒有付出,還哀怨不好吃,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是需要付出的,不然就沒有進步,也沒有收穫的。其實,只要聆聽土地的聲音,隨大地的氣息一起呼吸,秉著知足感恩的心,歡喜接受大地的禮物,如此一來,就不再有那些紛紛擾擾,不再有任何抱怨,只剩下歡喜的鼓掌聲,辛苦的人們也都沒白費他們的汗水。
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因為事事都如此的令人難以捉摸,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與工作,並不是因為那樣工作低下就瞧不起,而是更該感謝的。校外教學的時候,我們去了鹿場,每隻鹿都有著不同的個性,有些內向有些外向,都是需要細細體會,雖然做這樣工作會全身有臭味,卻可以和動物們生活,我們不能只是想到事情的壞處,應該都要把眼光放遠,轉一個彎,便會看到另一面更好的。
倘若哪天我也從事了一份工作,也被人們指指點點的,這時候當是人的我是多麼的沮喪。因為反過來想,也有相同感受,因此我們不管遇到甚麼樣的人,都該以尊重的心,去感謝那些人。若生命是一顆種子,那麼,感謝和體諒的作用就如同陽光一般,能照亮那即將成為大樹的小草,也能給從夾縫中生長出來的小花溫暖。因此,我們都不要吝嗇那句陽光般的「謝謝你」,因為雖然是短短的幾個字,卻可能是使別人努力堅持下去的原動力。
經常我們把擺在眼前的東西,當成是理所當然的,爸爸送你上學,媽媽為你做飯,照顧你的生活起居,那些都不是他們應該為我們做的,只是他們願意為我們付出而已,我們都該體諒他們的辛勞,因為一句寬慰的話,一個小擁抱,都是可以感動一個人的,是可以溫暖一個人的心。
我們該從不同的角度去發掘,去深刻體會其中之辛苦。一天的生活當中,有許多人為我們做很多事,不可能凡事只靠自己。如果能多體諒別人,懂得感謝與寬容,不僅自己覺得快樂,他人也會因為你的一句話,而更有動力,更有活下去一線希望,人生不外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來往,互相尊重永遠都是最基本的道德,世界也因此更和諧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