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文史生態的認識
一大清早,我抱著愉快的心來到學校,我們搭著校車,到達金城國中,一開始我先簽到,然後拿著學習手冊,就走入視聽教室。
上課了,老師先說上課的規則,正式上課時希望學員能專心聽課不滑手機。他今天要上的主題是有關金門的歷史和人文,老師詳細的解說讓我們了解,本來我覺得這個課程應該很簡單,沒想到比我想像中的難,例如:魁星樓,沒想到一個那麼小的地方,還藏著一篇偉大的功名史呢!
一轉眼,炎熱的下午已經到了,我很期待下午的活動,我們分成兩組,從不同的地方出發,我們先到魁星樓,魁星樓和一般建設方式不一樣,它是一座二層三簷的方式去建造,也就是正六角形,魁星樓的窗戶和一般的不太一樣,它是八角竹節窗,柱子也不一樣,建材上為花崗石、下為木頭,共有十二根,它是第三級古蹟。邱良功母貞節牌坊是嘉慶十七年建造的,今列為國家第一級古蹟,「四柱三間式」的石造牌仿,採泉州白石,青草石,仿木造結構,插榫疊砌而成,配色優美,氣勢宏偉,號稱「台閩第一坊」。再來去總兵署,它建造的方式是,疊斗式屋架:簡潔樸實、不尚雕飾、屋頂均是給人落落大方的感覺。
第二天,我還是搭著校車,來到金城國中,我們先簽到,然後拿一本新的手冊,我很好奇,馬上就問:「今天上的課程是不是和昨天不太一樣,今天要上的課程是不是有關生態?」她說:「有可能吧!」沒錯今天要上的課程就是有關生態環境的,主題是「再回浯江溪」。
莊西進老師,告訴我們浯江溪的地理位置,為什麼要告訴我們?因浯江溪位於金門西半島,原為金門最長的河川,昔年全長有7.5公里。浯江溪口海岸溼地的生物多樣性,浯江溪和溪口溼地的動、植物可確定五種;貝類至少十科十五種,蟹類有九種以上;魚類三種,哺乳類只有歐亞水獺一種。鳥類是最豐富的,金門境內有五十科一百七十二種。
下午了,又分成兩組,從不同的地方出發,我們走到一條步道,解說員很用心的解說,他還告訴我們紅樹林,為什麼叫它紅樹林,因為它的樹枝折斷,裡面的汁液是紅的,所以才叫紅樹林。
經過了這兩天的活動,讓我更了解金門的歷史和生態,我們也拍了很多照片,要把這些照片做成網頁,我想一定很精彩,希望下次還能參加類似的活動,學習更多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