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朱子治家格言之生活體驗

發布日期:
作者: 賢庵六○一林季妃。
點閱率:1,187
字型大小:

 六年級第一堂國語課,一打開課本,就看到了朱柏廬的五則格言「朱子治家格言」。作者是清朝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他運用簡潔有力的文句,以日常生活為主軸,提出自己對食衣住行、應對進退等議題的見解,提醒後世子孫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由於格言的用字淺白,深入淺出,讓人一看就能理解它的含意,所以三百多年來,仍是廣為流傳的經典家訓,大家都在效法學習。
長輩們常常跟我們說:「不要浪費食物,那些食物都是農夫們每天在太陽底下曬太陽、下大雨時還去搶收,才會有現在的這些食物可以吃,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不要浪費!」可是,今天因為桌上出現了苦瓜,所以妹妹趁爸媽不注意時偷偷倒掉,沒想到在妹妹倒掉的那一剎那,爸爸竟然站在妹妹的後面,原本我以為爸爸會訓斥妹妹一頓,沒想到爸爸卻心平氣和的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妹妹聽得一頭霧水,他問爸爸:「爸爸你講這麼一大串,到底是在說什麼?我怎麼一句都聽不懂!」爸爸解釋說:「對於一碗粥或一碗飯,我們應當想著米飯得來不易。對於衣物的絲線或布料,我們也要常記著它是在艱困的物資和人力之下才編織而成的。」而且這讓我聯想到:在非洲有很多人連吃的食物都沒有,所以我們現在有食物就要好好的珍惜,不要再浪費了!
某天學校要上美術課,這節課老師要教我們調色,可是我卻忘了帶水彩用具,等到上課時我才突然想到我忘了帶,所以我跟老師說:「老師,我忘了帶水彩,可以讓我去打個電話嗎?」老師什麼也沒說,就在黑板上寫了這幾個字「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全班異口同聲的問道:「老師,這兩句話是在說什麼啊?」老師說:「無論做什麼事情,應先做好事前的準備。」老師舉了幾個例子給我們聽:「在下雨之前,就得先把房子破損的地方修補好,不要因為口渴了,才要去挖井取水,以後都要記得提前準備,未雨綢繆,大家要記住喔!」
「吃飯了!吃飯了!」媽媽說。吃飯時,妹妹說:「今天煮得這麼香,怎麼餐具這麼的……!」媽媽說:「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簡而精,園蔬勝珍饈。」妹妹問:「媽媽你在說什麼?」媽媽解釋道:「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講求的是實用和清潔,即便只是瓦罐也會比金銀玉石好用。飲食方面要講求簡約,只要能用心調理,就算是自己種的菜,也會勝過山珍海味的,不要再挑了,不然就別吃。」「好,我們知道了,我們會吃光光!」
「喂,我那天幫過你,你現在怎麼可以不幫我?」弟弟、妹妹又在吵架了,我過去跟他們說:「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講完後我便解釋道:「當我們給予他人恩惠的時候,不要掛在心上;接受他人的恩情,永遠都不能忘記。凡事都應當給對方留退路,不能逼人太甚;稱心如意的時候,也要懂得知足,不可得意忘形,想要追求更多的成就而樂極生悲。你們懂了嗎?」看來他們都懂了!
下課了!操場上出現兩人的對話:「哈哈哈!跌倒了吧!誰叫你那天帶了一隻最新版的機器人,連讓我碰一下都不行,但是真沒有想到你的報應來得這麼快!」正當他說完這些話後,保全叔叔走了過來對他們說:「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他們問:「你在說什麼啊?」他說:「別人有歡欣的喜事時,不可以因此憎恨他人比自己好。別人遇到禍患時,也不可以幸災樂禍。」這讓我們上了一課,謝謝保全叔叔的教導。
我學到了無論時代的變遷多麼迅速,朱子治家格言總能扮演良師益友的角色,時時提醒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引領我們邁向更圓滿的人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