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如果

發布日期:
作者: 城中/洪袑宸。
點閱率:519

 「如果」其實就人在幻想的用詞,比如說:「如果我是一隻鳥,我就可以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但是「如果」有時也會用在人犯錯後,悔恨時的藉口,比如說:「如果當時我不幫人把風,我現在就不會坐在牢裡了。」,「如果」這個詞的用處有好有壞,只是看你用在哪裡而已。
在歷史上也有許多的「如果」,「如果」秦始皇當時不勞師動眾的蓋長城、修宮殿引起人民不滿的話,秦朝的歷史說不定還可以再長一些;「如果」項羽在鴻門宴時就把劉邦除掉的話,就不會有後來烏江自刎的悲劇了;在歷史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唐玄宗任用楊國忠的故事。
唐太宗剛上任時,勵精圖治、任有人才,開創了唐朝一大盛世-「開元之治」,但是他在晚年時寵愛楊貴妃,並任用大奸臣楊國忠做宰相,結果引發了「安史之亂」,當叛軍要攻向長安時,長安前方還有最後一道防線「潼關」,「潼關」易守難攻,守城大將哥舒瀚讓叛軍一連攻了好幾天都攻不下城池,楊國忠不服所有功勞和風頭都被哥舒瀚拿走,於是說服皇帝讓哥舒瀚進攻,結果全軍覆沒,連守城大將哥舒瀚也被俘擄,導致整個唐朝差點就亡國了;幸好郭子儀將軍向回紇借十五萬大軍將攻下的城池一一收復,這才保住了唐朝。如果唐玄宗不寵愛楊貴妃,不任用楊國忠,就不會引發「安史之亂」了;如果唐玄宗不聽信楊國忠,叫哥舒瀚將軍向敵軍進攻,說不定叛軍就會因為久攻不下而撤退;如果沒有郭子儀將軍,唐朝的歷史說不定就在這畫下句點了。
「如果」其實就是假設,一昧的假設並沒有用處;唐太宗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必須以古人為借鏡來改進自己,時間過去就過去了,只有活在當下做好眼前該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