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戀
香港繁華的夜,上環熙攘的街,穿梭在人山人海的市集裡,嗅出一股烘烤的香氣,隨意進入了一間飲茶館,開啟了一趟舌尖上的旅程。
對於我這種極愛吃甜,宛如螞蟻投胎的人來說,甜食不僅僅是用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而是一種心靈的調劑;味蕾的享受,看在眼中,更宛如一場藝術的饗宴。
在各國的甜品中,我特愛港式甜品,沒有西式甜品那樣的花枝招展,滋味卻遠遠勝過西式甜品,樸實內斂,老少咸宜。
其中,流沙包更是令我魂牽夢縈!大多以奶皇口味為大宗,各家飲茶館自行研發,如今口味種類已不可勝數,我則偏愛奶皇口味及芝麻口味,往往一嚐,便要齒頰生香,三日不絕。
奶皇流沙包,因其內餡顏色,亦稱作「金黃流沙包」。外皮油亮,孔洞細緻,綿密蓬鬆,輕輕一掰,金黃滑順的內餡汩汩流出,又流又纏,光看就令人垂延三尺。小心翼翼的送進嘴裡,以鹹蛋黃製成的內餡,在口中甜鹹交織,鹹香中帶甜蜜,甜蜜中帶著濃郁奶香,嚐著嚐著,我的心都酥了。一道金沙,蜜了心頭,蜜了舌尖,蜜了香港的夜。
芝麻流沙包,亦作「黑金流沙包」。我自孩提時代,就對芝麻情有獨鍾,凡芝麻湯圓、芝麻糊、芝麻鍋沙餅,只要有芝麻,我都愛!然而,芝麻糊,更是承載著我對爺爺的愛與感謝。「爺爺!芝麻糊!」我帶著稚氣的聲音無理的命令著。「要稠的還是稀的?」爺爺耐心地問。「稠稠稀稀的!」「好,爺爺這就去為『芝麻小公主』服務!」事隔多年,每當我吃到芝麻,總是讓我回味起那碗稠稠稀稀的芝麻糊,嚐在嘴裡,甜在心頭。
甜而不膩,香氣撲鼻的芝麻糊,就如黑金流沙包奔騰而出的芝麻餡,用筷子輕輕一戳,香氣放肆的竄入鼻腔,任誰聞了都食指大動。或許有人因害怕過度甜膩而不甚喜愛奶皇流沙包,但芝麻包隊那些不嗜甜的人來說,也不過分膩口,廣受喜愛。
流沙包妙就妙在那源源不絕的內餡,有些店家,掛名流沙包,分明就是再普通不過的包子,嚐起來毫無意致,掃興至極!流沙包要流餡的絕技就在於溫度的控制及餡料的多寡,溫度要適中,外皮才會彈潤不軟爛、內餡才能維持流動的狀態;內餡多寡也要拿捏得緊,若過分貪心而將餡塞得滿滿的,反而會使其匯集而凝固,成了平凡無奇的包子。因此,能做出一顆會「流」的流沙包,絕非雕蟲小技啊!
流啊,流啊,纏纏的流啊,流過香港的每條街道,流過香港的每間飲茶,最後,流過我全身上下的血脈,讓我留戀,使我流連,「流」戀你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