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責任心
我們大家應該要有一點責任感,不過重點是許多人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增加呢!就讓我來教教大家該如何做呢?該如何做起,什麼是責任感?我們常常認為只要準時完成自己的任務就是負責。其實,責任與責任感不同。責任是指對任務的一種負責和承擔,這是一個行為過程。而責任感則是一個人對待某件事物所持有的態度。
有責任感必須有一顆責任心。責任心到底是什麼呢?有人說:責任心,是一種捨己為人的態度。有人說有責任心,是為別人赴湯蹈火的壯舉。有人說責任心,不,要有一顆責任心不是那麼難做到的。為我們的學校,家庭,社會,做出那麼一些我們應當做的事情,那就行了。
學生以學為本分,而學習怎樣做人、做怎樣的人則是根本所在。作為一個公民,要具備社會道德、公共道德;作為一個學生,要遵守校規校紀;作為子女,要懂得孝敬父母……人的身分有很多種,無論以何種身分出現,都要盡好身分責任。雖然身分責任不同,但做人的道理不變,要做一個正直的人、誠實的人、對社會有益的人,而這一切又決定於是否對自己負責,對周圍人負責,對社會負責。那些不學無術或有學無德的人,那些蛻化的本質墮落為被道德譴責和法律懲罰的人,實際就是沒有盡好身分責任,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都不負責任的人。
在我當班上股長時,有幾回,成績下降得很快。父母便勸我:「你看你,這考試才幾分。最近很不用心,是不是當幹部太忙了,還是打球打太累,要不要跟老師說說,不要當了?」我連忙說:「不是的,媽媽,學習不好跟班幹部沒有關係,我會抓緊學習的,但班幹部一定要做到好。」媽媽看我堅定的眼神,便同意了。過了一段時間,我的成績也慢慢地上去了,而且對於我對工作的熱愛,我都很認真,一絲不苟學校的值日也不例外。
從那時,幾個疑問就一直縈繞於我的腦裡什麼叫責任呢?怎樣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呢?直到我也上了小學,我終於明白了!原來,責任有很多種的,老師的責任就是教我們知識,父母的責任就是要把我們好好撫養長大,而我們呢?那就是要好好學習,將來要好好的回報教我們的老師,養育我們的爸爸媽媽。
每個年齡段的責任都是不一樣的,先說我們的責任吧,我們必須好好學習,將來出社會一定要回饋我們的社會。
責任感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不可以因為年齡的差別而沒有一點點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