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穿假新聞
假新聞的議題常常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影響民眾生活、社會民主及國家安全,造成眾多人接收到虛假的資訊。
假新聞的確造成了社會不安與民眾恐慌,但卻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紀載不實,或是誇大事實,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假新聞,以虛構內容欺騙讀者、事實內容被置於錯誤的脈絡、真實訊息被刻意操弄來欺騙,或是故意虛構或著扭曲事實,藉此改變他人的認知,來達到特定目的,就是所謂的假新聞。
假新聞是有人刻意製造,來引發網友討論及媒體報導,一旦這些假消息透過媒體傳播就成了假新聞,當記者人力不足又被要求快速生產新聞,或著媒體老闆想要譁眾取寵,意圖刺激觀眾收視時,這樣的現象就更容易發生,反應了台灣環境及傳播政策需要再做調整,如果聽眾輕易相信這些訊息,甚至協助傳播,假新聞就更容易擴散、被信以為真。
有時候我們已經習慣閱讀特定媒體,對這些媒體建立信賴感,自然容易相信他所作的報導,有時候則是因為我們的專業知識不足,當媒體引用權威性的消息來源也比較會受到影響,信賴媒體或專家,或者是當我們有某種需求或認同時,你往往也會直覺地相信他所說的就是對的。
如何解決假新聞的問題,除了政府在不傷害新聞自由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管理機制,創造更好的媒體環境,讓包括公廣集團在內的優質媒體得以生存,提供民眾多元的選擇外,作為閱聽眾也得檢視自己的閱讀習慣,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質疑、多一些比較、多一些查證,不要輕易相信媒體所做的報導,更不要成為協助散佈假新聞的「生產性消費者」。
在這個資訊科技、傳播媒體發達的時代,假新聞往往會影響人們的思想,引發大家的關注,希望透過大家的力量,打擊這些影響民眾生活、社會民主及國家安全的虛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