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好人與壞人的界線

發布日期:
作者: 寧中/林志揚。
點閱率:1,490

  世界上的人不勝枚舉,大致可以分為「好人」與「壞人」兩種,可是如果只有分好人和壞人,或許會對這兩者的定義有點模糊,什麼叫做好人?什麼叫做壞人?我認為如果要做區分,好人就是所作所為都會遵守規定的人;反之,壞人的定義就是不受規定限制、跨過規定界線的人。
  為什麼我會這麼認為?因為每個人身處的社會,規定都不一樣。例如飲食習慣,在韓國捧碗是不守他們規定的,在韓國那麼做可能就會被長輩指正,甚至被責罵;可是在台灣,這是一種人人都會的餐桌禮儀,是一種社會中的不成文規定,我們認為捧碗是對的。由此可見,你要說捧碗是對還是錯,其實無法得出所有人共通的結論。我覺得,好人與壞人的定義:就是所做所為有沒有超過社會的規定。
  最近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話題熱烈,大家都遵守著各式各樣的防疫規定,尤其是那些在醫院忙到焦頭爛額的醫護人員們,在某些國家,因為疫情嚴重,所以他們沒有一刻得以休息,甚至直接累到癱在工作崗位上,而且病人數量日漸增加,導致他們醫療能量不足,在地上還會看到病死的屍體倒在醫院的走廊上。這些醫療人員非常的辛苦,不但一天到晚為了民眾的健康盡心盡力,把病人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雖然屍體不去處理在我們看起來是錯的,但是他們把身為醫護人員的職責和規定做到最淋漓盡致,若這不是好人的話,什麼叫做好人?
  「對與錯」在人與人之間,會有千百種來自不同觀點的答案,可是大環境下的規定是一切好壞對錯的界線,人人都一樣。在我的學校有些校規,例如:外套拉鍊要拉起來、有帽子的衣服要塞進去,或是要穿著校服之類的,如果沒有這些規定,其實不做以上這些行為看似是沒問題的,因為不會對他人造成不良影響,只會影響自己而已。可是一旦有一條叫做「校規」的界線橫在中間,除非有特殊狀況,不然無論事情本質如何,就是一律照規定處理。我時常在學校看過學長姐因為沒有遵守校規,而被老師叫去訓話或是記過的,即使在他們看來不是錯的,但在老師們眼中,他們就是為學弟妹做了不好的示範。
  綜上所述,好人與壞人的界線我認為不在事情的對錯,而是在於有沒有越過當下社會的規定,有些人做的事雖然是對的,可是不一定過得了法律這關;有些人的作法可能不是那麼恰當,但只要不違規,也不能真的算是壞人。要說好人與壞人的分別,我覺得還是大家一起討論出來的「規定」,是最不會因為個人因素而影響判別結果的方式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