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青銀共居

發布日期:
作者: 城中/許心柔。
點閱率:882

身為雙薪家庭的一份子,每當父母外出上班,都會留我和阿嬤在家,我們都會一起吃飯聊家常,一起出門逛街坊。
如果要求我跟其他不熟悉、不認識的老人家相處,我或許會害怕、不習慣,但是只要日久月深了,彼此自然也就因為熟絡而有了交集。因為我發現年紀越大的族群,行動不方便的比例也就越高,所以他們身邊多多少少也需要有人照顧,再照顧人的前提下,我或許會去跟老人家住。
我只有跟大幾歲的表姐住過,而且距離接近的年輕人在想什麼,我們又不知道,更遑論老人家;而且要認識年輕人比要認識老人家還難,要認識表面很簡單,但要熟悉內在很難。
如同唐伯虎《桃花庵歌》:「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雖然年齡層相近,但卻很難互相理解,那要說人心難懂也並非絕對,他笑你真確定他是發自真心的嗎?正所謂皮笑肉不笑,他表面在笑,心裡面情緒就一定是開心的嗎?表面開心,心裡面情緒可不一定,笑有可能只是那隱形的面具,築起一道防禦的壁壘,因為我們不知道那些年輕人壓力多大,他笑是怕家人,親朋好友擔心,所以他選擇笑,作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這一切讓他人認為年輕人難以理解,也增添青銀共居的隔閡與難度。
若政府實際推行青銀共居,比起與難以理解的陌生年輕人,我覺得還是跟老人家一起住比較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