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選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國語課,老師介紹了朱子治家格言選,希望我們把它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作者朱柏廬是清朝著名的教育家,他運用簡潔有力的文句,以日常生活為主軸,提出自己對食衣住行、應對進退等議題的見解,提醒後世子孫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由於格言的用字淺白,深入淺出,至今仍是廣為流傳的經典家訓。
有一天,媽媽煮晚餐給我和弟弟吃,吃到一半,弟弟突然把嘴裡的青菜吐了出來,看到弟弟浪費食物,讓我想起了老師上課說的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把這句話告訴弟弟,弟弟問我這是什麼意思,我連忙解釋說:「對於一碗粥或一碗飯,我們應當想著米飯得來不易。對於衣物的絲線或布料,我們也要常記著這些物資都是許多人耗費心力的辛苦結晶。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弟弟聽了之後說:「我不應該浪費食物,我以後會乖乖的把飯吃完。」我和媽媽聽了都欣慰的笑了!
有一次,颱風來襲,全家都在忙東忙西的做防颱準備,我跟阿嬤說:「颱風還沒來,為什麼要急著做準備呢?」阿嬤看了我一眼笑了笑說:「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我疑惑地看著阿嬤,阿嬤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下雨之前,就得先把房子破損的地方好好修補;不要等到口渴,才想挖井取水。」我開心的跟阿嬤說:「阿嬤,妳懂的東西可真多,我以後會向妳好好學習的!」
俗話說:「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意思是說:「別人有值得慶賀的事時,不可以因此而心生怨恨。別人遇到禍害憂患時,不可以產生幸災樂禍的想法。」但是,我和弟弟卻相處得非常「不和平」,每次我被罵的時候,弟弟常常幸災樂禍地笑個不停,讓我很生氣;當我受爸爸誇讚時,弟弟又用妒忌的眼神看著我,讓我感覺有隻老虎虎視眈眈地看著我,使我寒毛直豎。這時,爸爸看到我害怕的表情,他對弟弟說:「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爸爸又解釋說:「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別人有值得慶賀的事時,不可以因此而心生怨恨。別人遇到禍害憂患時,不可以產生幸災樂禍的想法。」弟弟說:「我又沒有忌妒姐姐,只是看她一下而已!爸爸聽了立刻皺起了眉頭,弟弟意識到爸爸不高興的表情,馬上又閉上了嘴巴。
有一次,我們全家人一起去小吃店用餐,不斷地聽到隔壁的小朋友大聲的吵著:「我不要吃這個啦,我要吃五星級餐廳的山珍海味!」媽媽偷偷對我說:「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我跟媽媽說:「這個老師有教過,就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講求的是實用和清潔,即便只是瓦罐也會比金銀玉石好用。飲食方面講求簡單,但卻是精心調理,這樣就算是自己種的菜,也會勝過山珍海味。所以生活不可太過奢侈!」媽媽看著我滿意地笑了一笑,我也開心地笑了出來。
我記得上次在路上幫助一位老人過馬路,他為了感謝我,特地送我一顆蘋果,我在回家路上看到一位可憐的乞丐,就把這顆蘋果送給了他,他拿到蘋果開心地對我說:「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我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他回答:「當我們給予他人恩惠的時候,不要掛在心上;接受他人的恩情,永遠都不能忘記。凡事都應當預留退路,不要把話說得太滿,或是把事情做得太絕;稱心如意的時候,也要懂得知足,不可得意忘形,以免因繼續追求更多的成就而樂極生悲。」我聽完之後便和乞丐說了再見,回到家,我和家人分享今天發生的事,全家人都開心的笑了,這真是美好的一天!
無論時代的變遷多麼迅速,朱子治家格言總能扮演良師益友的角色,時時提醒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引領我們邁向更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