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件事,我發現了不一樣的自己
時光飛逝,物換星移,不知不覺間,我已從懵懵懂懂的小孩子,逐漸成長為一位十三歲的國中生了。在這十三年中,新芽能長成小樹,毛蟲能變態並繁衍無數代,四季也變換了十三輪,萬物都在改變,每分每秒都在變得不一樣。
改變有好有壞,隨著時間的更迭,每個人都會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不一樣的自己。通常,沒有刻意記下來,改變就這樣過去了,到後來,也慢慢淡忘,不會明確地記起改變的瞬間。
常常,回到以前住的外公外婆家,翻箱倒櫃地找著一些玩具時,總會看到一組稍有灰塵的樂樂棒簡易組,其中,那前端紅色尾端黑色的破損棒子又再次勾起了我的回憶……。
小學三年級的體育課,老師教了一種對我來說,是一項全新的運動--樂樂棒,酷似棒球,但簡單許多,打擊者不必看著軌跡變化多端的球打,而是有球柱放置球,讓打擊者瞄準、打擊,在我看來,這是個「打到球簡單,但要打得好卻不容易」的球類。而那時的我,體育表現沒有特別好,也沒有對這個運動「情有獨鍾」,於是我對它的規則一知半解,輪到我練習打擊時,也頂多打個滾地球,跑到一壘而已。
在我真正對樂樂棒產生興趣時,是在我升上四年級的那個暑假。在那個長達兩個月的假期中,偶然間,我看到了電視正在播出的卡通,剛好是有關棒球的,而我又恰巧喜歡上了那個卡通,覺得裡面的角色很厲害,於是我請媽媽幫我買了一顆樂樂棒球,並用家裡的塑膠棍練習打擊,到後來又買了較好用的簡易樂樂棒的棒子來練習。
從練揮棒到打固定的球,再練到自拋自打……,一天一天漸漸地過去,而我打球的技術雖不到爐火純青,但也有一定的水準了。開學的第一堂體育課到來,輪到我上場打擊時,我不再把它當成是一個只打到球的打擊,而是把它當成一個千載難逢的練習機會,我握好球棒,瞄準,一揮--,緊實的擊球感經球棒傳遞到我的手中,眼看球飛到了外野邊緣,我立刻跑了一圈,一壘、二壘、三壘……本壘!當腳底踩到了本壘板後,我當下呼吸急促,心跳像打鼓一樣大聲,我後知後覺地發現:我竟打了一支全壘打!全班為我歡呼,從那一刻起,我發現了不一樣的自己。
從這天起,我找到了在運動中的成就感,樂樂棒成了我最喜歡的運動,我也更加努力地練習,買球來練,做紙球來練,不只在家裡練習,下課時我也會和朋友們一起玩球,不知有多少球被我打到不見,又找回來,也不知我揮到幾次棒,原本新買的棒子好像很快就有破洞了,到現在,只剩破損嚴重的棒子在箱子裡收藏著。
愛迪生說:「天才是九十九分的努力加一分天才。」我認同這句話,要是我不曾「苦練」過樂樂棒,我此生就不可能會有這種成就,不可能打出全壘打,更不可能從中得到成就感。改變不是一時的,而是長久造就的,唯有「努力」,才能發現到自己的不一樣,「蛻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