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人間
灰濛的街上,人來人往,俗世的喧嘩,來自紛紛步履的雜沓。人群自顧自垂首於手中一閃閃、一瞬瞬縹緲的光輝。擁擠的公車上,陳舊的機械不時啜泣、嘆息。微微顫動,是七旬有餘老奶奶褪色的身心。轟隆一響,車輪輾過柏油上的坑洞,老奶奶不慎摔倒。跌坐地上的她,苦苦無法撐起沉重的軀體,卻等不到一雙溫暖的手,未曾聽見一聲關切。只有無數被巨響喚醒的瞳孔,瞅了眼四周景象,吐出聲聲淺淺地哀怨與薄嗔,便再一躍投入斑斕的虛無。冰冷的視線,凍結了人們之間的空氣;無聲的排斥,築起了人際的長城。近在咫尺的生命,卻感受不到一絲溫熱的鼻息。看著眼前的景象,我的心上似乎也附上了一層薄霜。
車廂中,顫顫巍巍的先生行動不便,左顧右盼,急切地找尋空位。四周悄無聲息,排排青年掛著耳機,滑著螢幕,沉浸、稱雄於夢幻的虛擬世界,卻看不見抑或不願看見,現實人間的悲苦。這位先生軟語相求,奇怪的是,明明寂靜無聲的車廂,卻無一人聽見。口中清晰的請求,好似深淵中絕望的嘶吼,只好緊緊攫住身邊的藤蔓,在身強體健的崖邊擺盪,深怕一個踉蹌,就再難爬起。
人們的冷漠就如同烏雲籠罩著世界,籠罩著我的心,一幕幕這般場景,在電視上、在報紙中、在我眼前呈現。站在雨中,我只有無盡的徬徨與無助。多麼希望一道溫暖的陽光可以及時刺破雲層,但無論我如何企足遠眺,也無法感受到一絲溫熱。我不禁懷疑,這科技、文明相逐的現代人間,是否還有依稀溫暖?我們是否仍生在同一個人間?
直到假期間某個涼爽的午後,我正在一間餐廳用餐。這時,門口走進來一位患有帕金森氏症的老爺爺,他的雙手不住抖動,甚至無法獨自點餐。我心裡暗自感嘆:「大概又一樣吧!大家看著他出糗,或是根本沒人發現他……」然而,我注意到當老爺爺點完餐,店員並沒有嫌他麻煩,而是耐心的協助他。當餐點送達,由於老爺爺的手抖得厲害,不僅吃得緩慢,還將餐點噴灑地到處都是。店員看到了這一幕,想都沒想地直接拿起櫃檯附近的餐具走了過去,他站在老爺的身邊,小心翼翼地將小籠包送進老爺爺的口中。老爺爺很驚訝,他似乎習慣了這種混亂與冷漠,也許這是第一次有人主動幫忙他。他搖搖手道:「沒關係……你去忙你的……我可以自己來……」店員只是笑笑,回答:「沒關係您先吃,慢慢來,待會我再去忙。」
這個舉動就如同我引頸企盼的那抹陽光,一縷縷滲入我的心窩,融化覆蓋其上、日漸厚重的霜雪。似乎結凍的四肢,也一瞬間充滿了活力。帶著無比的歡欣與熱情,我很快便一起投入了幫助老爺爺的行動。舉手投足間,我發現溫暖其實就在身邊,無論世界變得多大、多快、多亂,溫暖都不曾離去。只是我們往往只注意到世間的殘忍,卻將溫情鎖在心中了。
人間並不是沒有溫暖,而是我們低頭太久,忘記世界的模樣。當人們放下手中不過方寸的罣礙,我們就能真正看見人間的悲歡;當我們能夠脫身虛擬幻世的束縛,則傳遞溫暖的雙手也隨之自由。隨著生活的步調越來越快,各式媒體的吸引力越來越強,我們更應提升自制與反思的能力,運用真心去關心世界,舉起雙手來溫暖人間。
烏雲並非久久不散,抬起頭,五彩的光芒,正穿過層層堆疊的雲,照耀著世界每個角落。走在街上,我注意到孩子在玩耍、小狗在奔跑、長輩們在長椅上寒暄,斑馬線前還有一雙顫抖的手,等著我攙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