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風中的記憶
金門,是一座風的島嶼,從下船的那一刻起,海風就沒停過,吹過臉頰,捲起思緒,也輕輕掀開了這座島嶼深藏的記憶。
初次踏上金門是在一個陽光溫柔的早晨。天很藍,雲很白,空氣中帶著淡淡的鹹味和青草香。我隨著家人騎著腳踏車在安靜的鄉間小路上穿梭,兩旁是整齊的古厝與綠油油的田地,不時可以看見一尊尊風獅爺守在路邊,他們的表情各異,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卻像是靜靜微笑。當地人說,風獅爺是金門的守護神,用來擋風、鎮煞、保平安,也代表著金門人堅毅不拔的信念。
走進傳統聚落,我彷彿穿越了時空。那些紅磚砌成的老屋,有著燕尾雕花窗和厚重木門,每一塊磚、每一根樑都像是在說故事,有些老房子修繕成民宿,還保留著老一輩人的生活痕跡。村子裡很安靜,只聽見風聲和腳步聲,讓人忍不住放慢了腳步。
金門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留下的戰地記憶。走進深入地下的翟山坑道,它曾經是士兵與物資的避難通道。站在昏暗的燈光下,我能想象當年炮聲隆隆,士兵穿梭其間的場景。坑道裡有潮濕的牆面與歷史的照片,讓人心中泛起一股敬意與感慨。金門雖然不再是戰地前線,但這些歷史痕跡仍然提醒著我們,和平得來不易。
除了歷史與建築,金門的自然景色也令人難忘。每天早晨,看著太陽從海面升起,金門的海既平靜又潔淨,總有幾隻白鷺鷥佇足停立,水邊漫步冬天時還能看到候鳥成群飛來,停棲在濕地裡,這裡是鳥類的天堂,也是大自然送給這座島的禮物。
身為在地人,我對金門的感情就像風獅爺對村子的守護一樣深厚。小時候,我常在老厝巷弄裡和親戚家的小孩玩捉迷藏;夏天的午後,我們會跑去海邊撿貝殼或到防風林裡追逐蜻蜓;過年時,家家戶戶的紅燈籠高高掛起,沿街飄著貢糖和燒餅的香味,長輩們坐在屋前聊天,講著過去的戰地故事。我望著熟悉的街巷,,心裡覺得金門很特別。
很多遊客來到金門只停留幾天,看到的僅僅是風景和古蹟,但對我來說,金門是生活、是日常的味道和聲音、是清晨的公雞啼叫、是傍晚的潮水聲,也是風吹過稻田的沙沙聲響。這些小小的聲音編織成我成長的背景音樂。
不管將來我到哪裡去,金門的風、海、古厝、風獅爺都會留在我的記憶裡,因為這裡不只是我出生的地方,更是我心裡永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