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試一次
人們常說:「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但我覺得,勇於面對自己更為重要。這句話讓我回想起在一堂輔導課中,老師播放了蕭秉治的〈我是誰〉這首歌曲,音樂中不斷重複著「我是誰」這三個字,讓我不禁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是誰?回家後我上網查了關於這位歌手的故事。
原來蕭秉治有著沉重的童年。他在國小時期經常被同學霸凌,因為他身材瘦小、話語很少,所以經常被同儕排擠和嘲笑,甚至被同學從樓梯高處拖下來,導致全身都是傷,但他始終隱忍著。長大後,他還因此患有社交焦慮症,始終害怕面對別人的目光,剛出道時,他幾乎都戴著黑墨鏡,其實背後原因是他缺乏自信,才靠墨鏡來遮掩內心的焦慮。他選擇用音樂來面對自己的內心,成功擊退了恐懼與不安。蕭秉治在一次受訪中說:「我身上瘋狂的刺青,那是想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軟弱,想讓人覺得他是有武裝的」。 即使蕭秉治一路上經歷了大風大浪,他依然走著自己的路,並用歌聲鼓舞更多人。
蕭秉治的故事讓我想起自己學跆拳道的經歷。小時候,爸媽為了替我矯正駝背,因此讓我在學芭蕾舞和跆拳道中做選擇,當時我覺得踢跆拳道很帥,從此我與跆拳道結下了一段七年的緣分。 記得第一次要晉級的時候,因為我過度緊張而表現失常,當下非常慌張,覺得自己一定沒辦法順利晉級,幸好教練給了我第二次機會,讓我重新表現。這不僅是我跆拳道的第一次晉級,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晉級,它也讓我明白,失敗不等於結束,站起來繼續前進就是新的開始。
有一陣子,因為厭倦訓練,非常排斥去上課,每次要出門時都哭著鬧請假。經過一陣子的糾結,或許是我自己想通了,覺得自己努力了這麼多年不應該在這裡就放棄,也在心底跟自己說著:我可還沒成為那位很帥的跆拳道選手呢!於是,我重新調整心態後,再次的走進道館。慢慢地,我在跆拳道的路上越走越穩,也慢慢的漸入佳境,期間我也參與了多場比賽。比賽中,我學會如何面對未知的壓力,也替自己爭取不少榮譽。每當我站上頒獎台時,露出著滿滿的自信與笑容,我想這就是我一路上堅持不懈得來的成就。經過這幾年不斷的努力,我成功晉段拿到了夢想中的「黑帶」,看著道帶上繡著自己的名字,內心滿滿的感動,也感謝當初不放棄的自己,今天才能配戴上這條黑帶。
蕭秉治用音樂勇敢面對自己,我用跆拳道走過心中的低谷與掙扎。我們都會迷惘、會軟弱,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夠更加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認真做自己的人,最勇敢,也最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