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運動也要說英文 (中)
既然講到東京奧運,就不能不提這次的「金門之光」麟洋配了,這可是讓全金門都沸騰的組合啊!「金門之光」的「光」不是"light"喔!而是「榮光」或「驕傲」的意思,所以「金門之光」就可以稱為"the glory of Taiwan"或"the pride of Kinmen"。原本金門就已經有「羽球」"badminton"的重點訓練學校,也期待將來能夠培育出下一個奧運金牌國手。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羽球吧!
「羽毛球運動」用英文來表達可以是"the sport of badminton"或者是"badminton sport",這一個看似很潮的運動,其實已經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羽球運動的前身是板羽球(但現在羽球和板羽球已發展成不同的兩種球類運動),在古代歐洲、中國、日本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我記得小時候看小叮噹漫畫,還有看到大雄跟小叮噹打板羽球的情節。各地的板羽球都有它的發展歷程,而其中源自古希臘的一種板羽球,更發展出將實木板拍改為木製外框,並在中間綁著緊繃的羊皮,因具彈性而更容易拍打。這種遊戲曾向東方傳播至古代印度,並遠達暹羅、中國與日本等地。19世紀中葉,印度西部的浦那出現了現代羽球運動,當時是以地名「浦那(Poona)」來稱呼這種運動。後來駐在當地英國人頗為喜愛這種新運動,因而將它傳回英國本土。1873年,在英國格洛斯特郡的伯明頓莊園舉行了一場公開表演,引起許多人的注意,並逐漸傳播開來。後來人們便以該場表演的莊園名稱「伯明頓(Badminton)」來稱呼這項運動,所以國際上「羽球運動」就是"badminton",然而在華語地區還是依照球具的稱呼來稱為「羽球」運動。羽毛球的球具有「羽球拍」,英文稱"bat"、"racket"或者是"racquet",以及「羽毛球」"shuttlecock",因而羽球運動員就稱為"badminton player"或者是 "badminton shuttler"。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高雅的情趣和適應人們追求時尚、關注健康需求的運動項目。」"Badminton sport is a kind of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decorous temperament and adapt to people pursuit vogue, paying attention to health needs of sports."目前世界上較為知名的羽毛球比賽有「世界羽毛球錦標賽」"World Badminton Championships"、「世界羽毛球大獎賽」"World Grand Prix Badminton"、「全英羽毛球公開賽」"All-England Open Badminton Championships "、「 湯姆斯盃(男子團體冠軍賽)」"Thomas Cup"、「 尤伯杯(女子團體冠軍賽)」、"Uber Cup "以及「蘇迪曼杯(男女混合團體冠軍賽)」"Sudirman Cup",而拜網路以及通訊發達,所以我們都可以在家觀賞這些國際知名賽事,但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對於國際比賽播報員的播報內容感到有些些困惑?有時候計分板上面所顯示的符號代碼也不是讓人很清楚,所以今天,我們也順便來看看,有哪些裁判用語以及代號:
簡單來說,一場球賽,我們會在螢幕上看到的資訊包括有:該比賽的「項目」"Event",總計來說,比賽項目中,「單打」的英文是"single",有「男子單打」"Men's singles"以及「 女子單打」"Women's singles",而「雙打」的英文是"double",分為「男子雙打」"Men's doubles"、「女子雙打」"Women's doubles"以及「混合雙打」"Mixed doubles",另外還有「男子團體」"Men's team"以及「女子團體」"Women's team"。接下來我們會看到「場地」"Court",比如說標示是第一場地或第二場地。然後是「日期」"Date"跟「開始時間」"Start"、「結束時間」"Finish"以及整個的「使用時間」"Duration"。當然除了球員的名稱之外,還會有,「主審裁判」"Umpire"以及「發球審」"Service Judge"的名字。
通常,螢幕所顯示的記分板上還會有些縮寫的字,像是:"W"就是"Warning",也就是「警告」,而"F"就是"Fault",也就是「犯規」。一般來說,比賽中如果有特殊情況發生,裁判可能會給球員一個「注意」"Caution"來提醒球員要注意行為,但是如果有明顯的行為不當,像是挑釁或拍網等動作,第一次的時候,裁判會給球員「警告」"Warning"。可能是因為首犯都被認定為不是故意的,所以,不同項目都可以有第一次警告,也就是說,每個項目都可以拿一張黃牌。但是如果是第二次犯同樣的行為不當,或者是比較嚴重的,像是不服裁判之類的行為,就會被發紅牌,判定為「犯規」"Fault",若是嚴重行為不當,甚至可能被判定為「失格」"Disqualified",我們以前有說過"dis-"這個字的字首是「去除」的意思,而"qualified"是「符合資格」的意思,所以,"disqualified"就是取消資格,直接掰掰,還好,這種黑牌只有「裁判長」"Referee"可以發,"Referee"在記分板上的簡寫是"Ref"。如果我們在記分板上看到"I",那表示該名球員「受傷」"Injured",如果球員本身無法比賽,也只有棄賽一途,所以,當球員「棄權」"Retired",就會被記錄為"R"。
基本上,球場有很多種,比如說,棒球、壘球以及足球、橄欖球這類型的「球場」叫"field",如果是籃球場、網球場或者是羽球場這類型的就稱為"court",並不一樣喔!在球場上,焦點是球員"player"沒錯,但是,認真看下來一場比賽,也是很多人參與其中,除了「職業運動員」"professional player",還包括有我們剛剛提到「裁判長」"referee"、「裁判員」"umpire"甚至還會有「副裁判員」"deputy umpire",而如果是團體賽,還會有帶隊的「隊長」"captain"以及「教練」"coach"等。
相信這一次的東京奧運羽球冠軍比賽讓全台灣的羽球愛好者突然間暴增,如果我們不是球員,而是「業餘運動員」或者是所謂的「愛好者」,那麼就是"amateur"或者是"enthusiast"。雖然麋鹿兒上一次打羽球的時候是小學六年級,嚴格來說連業餘愛好者的邊都搆不上,但這一次真的被可愛的麟洋圈粉了,因為他們最後的"in"真的是太給力了,身為量小「粉」"fan",私心地給了羽球很大的篇幅,相信大家不會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