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門看世界》中馬攜手合作帶來新機遇 金門視角聚焦全球化中的地方角色

第五屆世界會長大會記者會現場。(圖源:主辦單位提供)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隨著第5屆世界會長大會首次在馬來西亞舉行,金門從地方視角看到中馬關係深化對區域合作及全球化的啟示。馬華總會長拿督斯里魏家祥在大會上強調,中國對馬來西亞不是威脅,而是機遇。這一論點對金門亦有重要啟發,因為金門作為兩岸合作的橋頭堡,擁有與馬來西亞相似的地緣價值及合作潛力。
全球競爭下的合作思維
魏家祥在致詞中指出,馬來西亞與中國加強合作,能充分放大雙方的優勢。他提到:「馬來西亞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資源與友善的政策,而中國則擁有領先的技術與強大的投資能力。」這種合作模式,與金門透過地理優勢促進兩岸交流的策略不謀而合。
金門在地理位置上扮演著連接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重要樞紐角色,與馬來西亞利用其東南亞戰略地位吸引投資的情況類似。從金門的角度看,當前的國際合作趨勢表明,地緣優勢若能結合創新政策與技術合作,將為地方經濟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中美貿易戰中的角色定位
魏家祥也提到,中美貿易戰為馬來西亞提供了特殊契機,使其能成為中立且值得信賴的貿易夥伴。對金門而言,這一現象同樣啟示,如何在區域爭端中找到平衡點,進一步凸顯自己的獨特價值。金門不僅可以在兩岸經貿中扮演橋梁角色,還能利用其文化與歷史優勢,吸引國際資本與遊客,提升地方影響力。
中馬合作啟示金門經濟轉型
由馬華公會、馬中友好協會及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聯合主辦的世界會長大會,吸引了來自14個國家的700位與會者。魏家祥指出,本屆大會聚焦於馬中最具互補性與互利性的關鍵經濟領域,包括教育、醫療、數位經濟、食品農牧、清真產業及文化旅遊等,這些領域也與金門的經濟發展方向高度契合。
以文化旅遊為例,金門與馬來西亞同樣擁有多元文化背景。金門可以借鑑馬中合作模式,將自身的戰地歷史、人文景觀與現代旅遊結合,吸引更多來自中國與國際市場的遊客。同時,金門也可以探索與馬來西亞類似的清真食品產業鏈合作,開拓面向穆斯林市場的經濟機會。
地方角色的全球化思維
魏家祥強調,吉隆坡首次舉辦世界會長大會正值馬中建交50周年,充分體現地方對國際合作的影響力。同樣地,金門應思考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利用自身的區域地位及文化特質,參與更廣泛的國際經濟合作。
金門可以從中馬合作模式中學到,跨國合作不僅是國家層面的議題,地方同樣可以成為促進合作的積極推動者。無論是教育交流、經濟合作,還是文化推廣,金門都能以地方角色融入更大的全球化網絡。
以合作迎接未來
馬來西亞拿督魏家祥在大會中的致詞,對金門這樣的地方角色提供了深刻啟發。他強調,中國與馬來西亞的合作並非簡單的利益交換,而是一種互利共生的長遠戰略。金門也應以開放的心態迎接國際合作機遇,學習中馬攜手放大優勢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凸顯自身在區域及全球格局中的價值。
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金門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發揮地緣優勢,透過與中國及其他國家的合作,實現經濟轉型與地方繁榮,真正做到「以合作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