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光耀小故事》新加坡:一座罕見誕生的國家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2,415
字型大小:
李光耀的一生,可以說是因為新加坡而誕生。(圖源:李光耀紀念網站)

李光耀的一生,可以說是因為新加坡而誕生。(圖源:李光耀紀念網站)

在赤道邊緣,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島,資源匱乏、水源有限,四周環伺著敵意與懷疑。那年,這座島嶼被迫脫離一個更大的聯邦,走向獨立。當時,沒有人看好它的未來,甚至連島上的領導人也直言:「那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刻。」
這位領導人名叫李光耀。他不曾相信奇蹟,但他相信秩序,相信效率,相信不斷嘗試。
「它有效嗎?」他常這樣問身邊的官員,「如果有效,那我們試試;效果不錯,就繼續;沒效果,就扔掉,再試其他。」
這樣的務實主義,伴隨著鐵腕作風。他建起一套新體制,後來人稱「新加坡模式」--中央集權、嚴格法治、廉潔的政府、對反對派零容忍,以及對言論與集會的高度管控。他相信,唯有強力主政,才能在種族多元、資源貧乏的土地上,逼出一條生路。
人民不總是滿意。有些人批評他壓抑自由,操控媒體,製造恐懼;但也有人說,他是拯救者,用不近人情的手段換來乾淨的街道、公平的經濟秩序與穩定的社會。
他說過:「要了解新加坡,必須從一個事實出發--按理說,它不應該存在。」
可它不僅存在了,還成了國際商業與金融的重鎮,一座高效而整潔的城市國家。
直到2011年,一場選舉改變了氣氛。多年來幾乎不敗的人民行動黨,首度面對明顯的民意反彈。李光耀辭去了專門為他設立的「內閣資政」職位,真正退居幕後。曾經由他一手操盤的國家,開始摸索一條不同的路--一條更開放、更具參與性的治理之道。
有評論者說,他的領導風格是一種「魅力與恐懼的獨特組合」。在他任內,新加坡像是一艘疾駛的船,方向穩定,但不能質疑航行路線。
如今,這艘船已改由其他人掌舵。但無論它將航向何方,人們仍記得,曾有一位不相信天命的船長-李光耀,在風雨中,撐起了那片不該存在的國度。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