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國慶馬來》馬來西亞國慶日 25歲講師創作主題曲 金門會館齊聲祝賀「團結一心」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553
字型大小:
2025年馬來西亞國慶日大會在布城登場,巨幅國旗隨著士兵進場鋪展於廣場中央,象徵「多元中團結」的國家精神。(圖:陳文提供)

2025年馬來西亞國慶日大會在布城登場,巨幅國旗隨著士兵進場鋪展於廣場中央,象徵「多元中團結」的國家精神。(圖:陳文提供)

﹝整理撰稿:陳文、邱翌瑄﹞
8月31日是馬來西亞的國慶日。今年的主題曲〈昌明大馬 與民同在〉(Malaysia MADANI:Rakyat Disantuni)旋律已在政府部門與各大媒體中傳唱,歌詞裡「馬來西亞昌明社會(Malaysia Madani)」、「讓我們團結一心(Hai bersatu hati)」與「我們同是馬來西亞人(Kita semua sama Malaysia)」等句反覆出現,象徵著這個多元國度的共同信念。
而在海外,雪蘭莪、柔佛、馬六甲等地的金門會館也紛紛舉辦慶祝活動並發表祝賀,透過文化與情感的連結,跨海呼應馬來西亞的國慶氛圍,展現僑社對大馬的深厚情誼。
獨立與團結的象徵
馬來西亞國慶日源於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而宣告獨立。當年吉隆坡獨立廣場上首次升起國旗的場景,如今依舊是全體大馬人民心中的驕傲時刻。1963年,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加入,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新加坡後於1965年退出)。國慶日不僅是歷史的紀念日,更是族群和諧與國家團結的象徵。
馬來西亞長期以來是一個多族群、多宗教的國家,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與原住民共同構築出豐富的文化樣貌。國慶日的意義因此不止於紀念獨立,更提醒社會持續維繫彼此間的理解與尊重。
僑社共賀國慶
值得注意的是,馬來西亞的國慶氛圍也延伸至海外。雪蘭莪金門會館、柔佛金門會館、馬六甲金門會館等僑社,均於近日紛紛推出祝賀訊息與慶祝活動。他們表示,雖然身在不同地域,但心繫馬來西亞,國慶日是全體馬來西亞人的共同節日。
會館成員提到,馬來西亞的特殊之處在於「多元文化中的團結」,僑社也希望將這份價值帶到海外社區。透過舉辦茶會、文化交流與祝賀儀式,會館成為族群情感的延伸與文化交流的橋樑。
年輕音樂人的心聲
今年的國慶主題曲〈昌明大馬 與民同在〉由25歲的阿凡(Affan Mazlan)創作。他來自森美蘭州首府芙蓉,目前在馬來西亞多媒體大學賽城校區任教,同時活躍於音樂產業,兼具詞曲創作與製作人身分。
阿凡自2023年起,連續三年入選國慶日主題曲創作者。他坦言,今年的創作挑戰在於如何兼顧莊重與輕快,使歌曲既能彰顯國慶莊嚴的氛圍,又能讓民眾朗朗上口。最終,他選擇以明快的節奏搭配多族群音樂元素,讓表演者能隨歌舞動,增添歡慶的互動感。
「雖然膚色不同,但內心都一樣,我們都是馬來西亞人。」阿凡談起創作動機時,回憶起童年與華人、印度人朋友一同玩耍與學習的日子,這份跨族群的記憶讓他深刻理解「團結」的價值。
音樂中的多元共融
在旋律設計上,阿凡參考了「馬來歌后」西蒂(Siti Nurhaliza)的名曲〈Kurik Kundi〉,並融入吉蘭丹、森美蘭、沙巴、砂拉越等地的傳統音樂,還結合華人與印度音樂元素,呈現馬來西亞的多元特色。他花費近兩個月完成這首作品,期望能藉音樂將人民連結在一起。
他說,這首歌的靈感來自「人民」(rakyat)的概念,象徵不論年齡或族群,大家都能以音樂合唱來凝聚彼此,真正實踐「與民同在」。
國慶的共同旋律
隨著國慶日將至,〈昌明大馬與民同在〉不僅在馬來西亞各地回響,也在海外僑社活動中被傳唱。對大馬人民而言,這首歌曲不只是音樂作品,更是一份共同心聲||在多元中尋找共融,在民主中凝聚力量。
從國內的獨立廣場到海外的金門會館,馬來西亞國慶日串聯起跨越時空與地域的情感。今年的國慶,不僅是回望歷史的一天,更是展現多族群「團結一心」的當下見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