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古寧頭戰役無法解放的金門島

發布日期:
作者: 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專題。
點閱率:1,848
字型大小:

一九四九金門人走過一甲子系列報導五之四﹕戰役篇
弔古戰場,萬千血淚交織時代悲歌
「一九四九年他隨軍來台,每次到台北都來我們家歡聚,是年秋季,他匆匆到台北,告訴我們他當晚要趕去基隆前往金門,他向我母親囑咐代為照顧其妻三奶及一歲的幼子,母親告訴他:『和平安定就要到來,快去快回,不必多心,不會有事的。』他臨走離開兩次又折回,依依不捨,最後提了一串香蕉對母親說:『我已走了一段公共汽車路,看到這個香蕉真好,想到幾個孩子,就買了回來。』六十年過去了,他的溫情與那香蕉的美味依然在我心頭!」
〈金門弔祭古寧頭戰役:殉難的三爺〉,署名「卜一」的作者發表於二○○九年十月號《歷史月刊》的一篇文章,用最平實的文字,記述作者父親小叔「三爺」自大陸撤退來台灣,又從台灣被徵召赴金門戰場,生死未明的故事,作者繼續追述道:
「多年來,我們對三爺『失蹤』的實情總希望能進一步的瞭解,但兵荒馬亂,戰情報告不詳,僅從少有的資料及他倖存的袍澤瞭解到,我三爺可能是在古寧頭戰役受傷,後由小金門(烈嶼)過海返金門搭上一艘救傷小船後,就沒有人再見到他了。」
長年思念,趕赴前線作戰,一去未歸的「三爺」致「三爺」留在台灣的「三奶」神智受挫,還曾徘徊總統府,要警衛帶她去見蔣介石,盼蔣總統帶她回大陸與「三爺」重聚。為了尋找親人的下落,古寧頭戰役爆發十多年後,作者終於踏上了金門太武山公墓,沒看到墓塚,但見著一牌位;二○○七年,再走一趟金門,這次進入祭堂,已改變了型式,牌位沒有了,堂內一座座石碑上刻滿了名字。我找了好一陣子都沒有找到三爺的名字,遂到後面的墓塚走了一圈,當然也沒找到,再回到祭堂心裡念著:『三爺,我來看你了!』終於見到了他的名字。肅然行禮後離去。」
「三爺」,萬千個因古寧頭戰役牽扯出來的時代悲歌。
就是今天了──一九四九,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入夜後,中共二十八軍主力第一梯隊之步兵三個加強團,另一個營,暨其戰鬥支援部隊二萬餘人,分乘各型船隻二百餘艘,自蓮河、澳頭、大嶝等地發航,並在福建沿岸三十七門火炮掩護下,進犯金門島。二十五日凌晨二時十分,共軍接近金門島北海面……」。
戰場老兵,田興柱為古寧頭戰役立傳
 二○○九,古寧頭戰役爆發一甲子。
紀念活動一場接一場,金門國家公園以「戰爭歲月‧和平世紀」為題旨召開古寧頭戰役六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中華戰略學會舉行「古寧頭戰役六十周年回顧與檢討」座談會,金寧鄉公所辦理「古寧頭戰役六十周年紀念晚會」,金門國家公園推出「古寧頭和平祈福音樂會」,國軍歷史文物館主辦「碧血丹心:古寧頭戰役六十周年紀念特展」。
中外紀念專書一本接一本出版,田興柱與張火木合撰《戰爭歲月‧和平世紀:金門古寧頭戰役六十周年紀念專輯》,鄭傑光著《碧血青天:一九四九金門戰役與兩岸關係研究》,李福井著《無法解放的島嶼:古寧頭戰役的背影》,溫仕忠著《胡璉將軍與金門》,門田隆將著《古寧頭戰役的無名英雄──根本博中將的生涯》,Michael A. Szonyi,(宋怡明)著《冷戰島嶼─金門前線》;其中《古寧戰役的無名英雄》是日本人以日文書寫,《冷戰島嶼》是美國哈佛大學漢學者寫就。
現在,就讓我們藉由古寧頭戰役相關文獻,專書的內容,帶領讀者進入六十年前,一場發生在金門的「台海第一戰」歷史現場。
「民國三十八年,那麼一個痛苦悲愴的時代,金門國軍用汗珠、用鮮血、用生命寫下了『金門戰役』的史篇。當我在讀一些資料的時候,常常是泡著眼淚讀完的,當我在撰述一些情節的時候,往往是忍著淚水著筆的」,二○○三年十月,田興柱寫在《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五十周年紀念專輯》後記的一段心情;十年後,田興柱又與張火木合作,將這本著作重新整理為《戰爭歲月,和平世紀──金門古寧頭戰役六十周年紀念專輯》交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
古寧頭戰役時,貴州人,不到二十歲的田興柱服役於二○一師六○一團通信連,親身在金西一三二高地團指揮所全程參與這場戰役,因此,他的著作,也等同於一部老兵的戰場回憶錄。
「二十四日晚,是個無星無月的黑夜,海上刮著凜冽刺骨的東北勁風。二十時左右,三支攻擊部隊靠夜幕掩護,分別在蓮河、澳頭、大嶝登船,然後在大嶝以南海面集結」,田興柱描述的共軍出航前夕一景,然後進入二十五日凌晨,「島上的國軍,也就是在邢永生向他軍指揮所發出報告的差不多時間──一時三十分左右,六○一團第二營突擊排排長卞立乾中尉率班長一名,於安岐海岸查哨歸途中誤觸地雷,轟然一聲巨響,震驚全線」。
戰事就在國軍誤觸地雷的炸響中劃開。十分鐘後,一時四十分,黑幕點燃了探照燈,帆篷和桅桿佔盡金門西半島海面,共軍的砲彈也密如雨下,時候在碉堡、砲陣地的國軍,八二砲、四二砲、六○砲,雨點般打落在來襲的船隻上,「有的整船沉沒,有的炸成兩截,有的一條船的人大部分傷亡。共軍二四四團特務連見著這般悲慘情況,對著團部指揮船大叫:『死傷慘重,是不是回頭呀!』邢永生仍像死了鴨子─嘴硬,厲聲疾速的說:『只有前進,絕不後退!』話才說完,指揮船也挨上一砲,邢永生的參謀人員非死即傷。」
國、共兩軍激戰三晝夜、五十六小時的戰役,打到十月二十七日拂曉,田興柱描繪「一一八師及十四師一部清掃彈痕纍纍、頹垣敗屋、滿目瘡痍、屍骨如山、餘燼猶燃的悽慘戰場,搜索至古寧頭西北角斷崖下海灘,倏然發現該處尚隱藏飢寒交迫的共軍近千人,立即加以圍剿,戰至十時,擊斃四百餘人,其餘無力抵抗、無處逃跑,也無處再躲藏,只得棄械舉手投降」。
古寧頭戰役的傷亡數字,國共有不同的統計版本,《金門縣志‧反共兵事》載「計俘獲匪軍團長以下官兵七千餘人,連同殲滅匪軍共兩萬餘眾」;田興柱書中記載的國軍「陣亡軍官七七員,士兵一、一九二員,傷亡總計三、二五一員」。
田興柱用生命為古寧頭戰役寫史書,「謹以本書獻給參加『古寧頭大捷』的長官同志同學們!並對在戰場上捐軀的長官同志同學暨他們的家屬致上最高的敬意!」
民間觀點,李福井無法解放的島嶼
 不同於官方、軍方的角度,出生於古寧頭的文史作家李福井以民間觀點完成《無法解放的島嶼:古寧頭戰役的背影》,全書分四輯:〈苦難的墟落〉、〈戰爭的魅影〉、〈殺伐的年代〉、〈和平的曙光〉。
李福井自《古寧頭戰紀》、《古寧頭歲月》二書延伸而來的《無法解放的島嶼:古寧頭戰役的背影》,二○○九年九月由五南文化事業所屬的台灣書店出版。作者從古寧頭的村史一路寫到古寧頭戰史再擴及金門命運、對兩岸和平的期待。
《無法解放的島嶼》書裡,李福井訪問了許多的金寧鄉人,口述戰場前後經歷,「十月二十四日午後舉行步戰協同演習,古寧頭許多村民還在挖戰壕。李泉州,當年只有十五歲,也被抓去挖壕溝:軍方規定每天挖多少,挖不完不能回家。李水團也挖戰壕挖到很晚,步戰演習的子彈從頭頂上呼嘯而過,有些打到壕溝的邊坡,軍方認為危險,放了他回家。七十一歲時受訪的李水團說,如果沒有回家,當晚可能死在戰場」;「李水恭,山西村人,戰爭期間,被帶到後沙村附近,一個彈藥庫的營長說:『你會講幾句國語,如果抓到俘虜,你來給我們翻譯』李水恭眼見正在打仗,湖尾觀音山一帶,子彈劈哩啪啦的響,就說不下去」;「葉正察,湖尾西堡人,當年僅十三歲。他說:共軍打算登陸瓊林、後沙海灘,攻掠太武山,取得制高點,就可以取得金門,共軍船團到瓊林外海,準備登陸,這些船伕平日往來金門作生意,對於金門海象十分清楚」;「翁扶粹,九十四歲,湖尾東堡人,他回憶說:共軍渡海到金門發動猛烈攻擊,這一條金廈海域,本來是貿易之路,現已風雲變色,變成地獄之途了。他不久前才從同安歸鄉,不旋踵戰爭已打到家門口了,那些前幾天還跟他作生意、受雇開船的船伕,不曉得此刻命運如何?」
原本雞犬相聞、熱絡異常的金廈水域,李福井寫下「古寧頭大戰之後,這一些都改變了,沒有南北船來了,沒有內地的香菇木耳與暹尖米;也不能搖船經十八羅漢礁或從後浦搭電船到廈門、鼓浪嶼,姨婆兩字深深印在我腦海中,但已經成為歷史名詞了。」
李福井具情感濃度、文字純熟、圖錄豐富,十餘萬字、四百多頁的《無法解放的島嶼:古寧頭戰役的背影》一書,就像是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金門版」。書中,李福井也以〈戰爭的終點,和平的起點!─給胡錦濤先生的一封信〉作為自序:「見證兩岸的歷史,這並非不可能,只是兩岸應如何體現善意,掌握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而已。今年是您們建政六十周年,也是金門戰役(台灣稱為古寧頭戰役)之後,兩岸分裂分治六十年,溫家寶先生想訪問台灣,短時間恐怕不易達成。不過先生如果有意屈駕訪問金門,展開一趟和平之旅,與馬先生在此一會,弭兵息爭、標舉新時代的意義,將是一樁歷史盛事」。
碧血青天,鄭傑光金門戰役看兩岸
 田興柱以國軍觀點、李福井以金門觀點,分別寫出風格殊異的古寧戰役,廈門大學史學博士鄭傑光則是站在兩岸的角度,撰述出《碧血青天:一九四九金門戰役與兩岸關係研究》,二○○九年十月交由中華戰略學會出版。
《碧血青天》,全書分五章:〈緒論〉、〈一九四九台海危機金門之役〉、〈論一九四九台海金門之役〉、〈一九四九台海金門之役之考證〉、〈結論〉。
軍人出身的學者,鄭傑光以嚴謹學術規範寫就的《碧血青天:一九四九金門戰役與兩岸關係研究》,歷史學者陳力生從此書的出版論述古寧頭之役,「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戰爭四年。國軍由強轉弱,金門戰役是一次小戰役,卻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捷,而解放軍在連戰連勝後,以葉飛兵團二萬人攻進古寧頭,苦戰三日夜,竟至彈盡援絕,全軍覆沒,初嚐慘敗的滋味,此役之最大影響是延宕了『解放台灣』的登陸戰,為兩岸分治之局打下基礎」。
中華戰略學會會長陳錫蕃推崇鄭傑光的《碧血青天:一九四九金門戰役與兩岸關係研究》,既能宏觀,又能微觀,既用官史,又用私史,出入古今中外,也發現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史實,其新發現如共軍攻金人數是12526─33000間,登陸時間是十月二十四日午夜十二時至二十五日凌晨二時,「雙方均有福建人台灣人、日本人(多人戰死),顯示了福建人台灣人,在內戰中之突出地位與福建台灣在地緣戰略上之重要性」。
書成《碧血青天》後,從一九四九金門戰役看兩岸關係演變,鄭傑光感性寫下在廈門望金門、兩岸一甲子和平期待,「在廈大遙望寸水之隔的金門,月照靜海,感慨無限,望和平統一,富強康樂,早臨中華」。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