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將軍錄探照星星的故鄉

發布日期:
作者: 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專題。
點閱率:4,049
字型大小:

戰地英豪,共同述說一個星星的故鄉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引唐朝詩人曹松的〈己亥歲二首〉,為《戰地英豪‧金門將軍錄》開章書作者張火木再論述,「歷史上的名將,大都是在歷次戰爭中表現出類拔萃,勇猛善戰的軍事家特質,歷代優秀將領有為保衛國家或抵禦外來侵略而戰,有的則是留下經典戰役的戰功,有的則留下了不朽的軍事著作」,他舉例,韓信受胯下之辱,終成一代名將,班超投筆從戎,令西戎不敢過天山;祖逖聞雞起舞,北伐擊楫中流;岳飛精忠報國,金軍聞風喪膽;史可法聯虜平寇,盡忠事跡名列青史。
從歷史回到現世,冠上「戰地」的金門,戰爭、戰亂之下,多少人離家出走,又有多少人從軍入伍?
聚焦駐足過金門,以及金門出生的將軍臉譜,由實踐大學副教授張火木撰述,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出版的《戰地英豪‧金門將軍錄》,選在「一二三自由日」的今天,配合「鄉訊人物2010新春鄉酒宴」鄉情盛會,在新莊市中原路的「大宅門」庭園餐廳舉行新書發表會,書中被書寫的主角,包括空軍將領出身的張家生等人,都將赴會,他們要傳遞分享的,不是槍林彈雨的「戰情」,而是高粱酒香的「鄉情」。
寫作出版過程一波三折,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戰地英豪‧金門將軍錄》,就在今天,要述說一個「星星的故鄉」。
半個世紀,烽火之島掀起從軍報國熱潮
 一九九二年元旦,金門縣政府在浯江溪旁的濱海公園,設立「進士牆」與「博士壁」,登錄四十三位進士,一百六十位博士外,亦有家鄉父老倡議立「將軍碑」,或「將軍榜」,但迄未實現。
 從明代的「崇文」進士輩出到清代的「尚武」武將不斷,及至進入民國以後,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隔海對抗,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掀起金門人從軍潮,半個世紀來,金門出了多少將軍?
《戰地英豪‧金門將軍錄》中,記載了一九八五年元月,顏忠誠獲晉升為第一位金門籍少將,一九八七年再晉升為金門第一位中將,至二○○八年七月烈嶼人洪志安獲晉升少將止,二十三年間,金門共產生了四十六位將軍,而來不及記載的,是二○一○年元月的新科將軍楊駕人。
金門將軍錄,中將七人:顏忠誠、黃奕炳、王世塗、吳有明、鄭瑞堅、劉溪烈及孫玦新;少將三十九人:黃廷川、李清正、陳尚書、蔡承林、楊成榮、張家生、吳伯源、洪廷舉、鄭有諒、陳國增、蔡明聰、周軍橋、李陳同、許乃權、張雙榮、林芳旋、王建華、陳卓慶、關恩仁、常四偉、洪源在、董龍泉、陳世團、吳國在、王漢鑫、白永成、林逸碩、張孟剛、翁鵬飛、盧光復、吳嘉勝、蔡振義、許燕情、黃邦印、許國智、黃開森、許績陵、林天量及洪志安等。
張火木分析金門將軍背景,依軍種分,陸軍官校二十四位、空軍官校三位、海軍官校三位、政戰學校六位、士校及憲兵專科者七位,其他兵科者三位,其中有十三位是國中畢業從幼校直升官校者。另有八位曾獲金門高中軍政類傑出校友。
各領風騷,張火木品評四十六位將軍
《戰地英豪‧金門將軍錄》書裡,張火木依產生年代評賞了四十六位將軍的成長經歷、人格特質等面貌。
使用最淺白、直接的文字,張火木筆下的將軍臉譜:
顏忠誠「謙恭圓融」,黃廷川「克盡職守」,李清正「溫文儒雅」,陳尚書「熱心服務」,蔡承林「志慮忠純」,楊成榮「報國淑世」,張家生「出類拔萃」,黃奕炳「忠誠樸實」,王世塗「專精戰略」,孫玦新「襄助部長」、吳有明「展現優勢」、劉溪烈「專攻通訊」、吳伯源「深得人緣」、洪廷舉「教育英才」,鄭有諒「勤於筆耕」、陳國增「人緣極佳」、蔡明聰「認真盡職」,周軍橋「敬業樂群」,鄭瑞堅「經歷豐富」,李陳同「務實穩健」,許乃權「返鄉服務」,張雙榮「身分特殊」,林芳旋「關心榮民」,王建華「資歷完整」、陳卓慶「不怕吃苦」、關恩仁「職掌官邸」,常四偉「軍購專家」,洪源在「執長憲校」,董龍泉「追隨唐飛」、陳世團「嫻熟政戰」,吳國勝「規劃兵制」,王漢鑫「財經專長」,白永成「敦親睦鄰」,林逸碩「精修車輛」、張孟剛「出身小金」,盧光復「腳踏實地」,翁鵬飛「刻苦樸實」,吳嘉勝「嫻熟參謀」,蔡振義「培育英才」,許燕情「出身官邸」,陳邦印「勤學親民」,許國智「嫻熟工程」,黃開森「上進努力」,林天量「出身政戰」,許績陵「守護海岸」,洪志安「好學精進」。
七名中將,割捨不了家鄉的土地情感
 處在與外界較少互動曝光的區塊,資訊取得困難,要品評軍中人物,事不易為,因此,《戰地英豪‧金門將軍錄》在呈現將軍的學經歷外,也盡可能呈現他們與家鄉的聯繫與情感。
書中的七位中將,在張火木的刻劃下,各自家鄉情份:
顏忠誠,一九三八年生於金城鎮後浦,從陸軍中將副總司令到福建省主席,回憶一九五八年入伍報到前因八二三砲火封鎖飛不到台灣,被迫折回,「回到老家,想到一離開,全家老小就在砲火的攻擊下,總不能每天冒著砲火奔往別人家的防空洞」,因而與兄長不分晝夜挖了座全家可躲的防空洞。
黃奕炳,一九五三年生於金沙後浦頭,從家鄉放牛的牧童到貴為國防部中將常務次長,「自謙係受金門紅土地和雀榕的感召,遂能以堅韌刻苦、勤樸耐勞的習性,面對各種橫逆和挑戰」。
王世塗,一九五五年生於金城東沙,國防部作戰及計畫參謀中將次長,「由於家境清寒,加上父親早逝,深感母親持家辛苦,為提早分擔家計,在高中就讀一個月後,決定投筆從戎」。
孫玦新,福建東山人,一九五三年生於金城夏墅,現任國防部辦公室中將主任,「從金城國中第二屆畢業後,考進陸軍幼校,於民國六十五年陸軍官校四十五期畢業,為步兵官科,進入部隊服務駐地遍及台灣本島、外島」。
吳有明,一九五四年生於金沙內洋,陸軍裝甲學校中將指揮官兼校長,「幼年經歷過八二三戰役,親眼目睹金門人的時代苦難,因此決定從軍報國,保衛家鄉」、「擔任金門戰車群指揮官時,適逢『長勝十號』演習,在第一次聯兵對抗時,即有優異成績表現」。
鄭瑞堅,一九五四年生於金沙浯坑,甫從國防部總政戰局中將副局長兼執行官,轉陸總部政戰主任,軍旅期間二○○五年十二月曾返鄉任金防部政戰主任,「任內非常重視軍民間的互動與交流,全力做好軍民溝通的平台,增進軍民情感」。
劉溪烈,一九五六年生於烈嶼鄉上林村,國防部通訊電子資訊參謀次長室中將次長,回首來時路,憶及國三下學期觸發念軍校,「當時學校發放自願書時,偷偷的報名,在離開小金門前兩天才告訴父母,當時父母的不捨,及母親收拾行李時的眼淚,迄今仍然歷歷在目」。
近五十名將軍譜出「星星的故鄉」傳奇,金門文化局長李錫隆為《戰地英豪‧金門將軍錄》作序時,指出從這塊土地上孕育而生的軍旅幹才,「希望從中發現金籍將軍的人格特質,文字內容雖屬於個人式的人物簡歷,亦可從中瞭解軍事人才培訓不易的事實」,同時,他也認為這本書的出版,為「文治武功」的金門再作了新的註解。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