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吉讓世界看見金門
如果不是張忠吉,Google、Yahoo等網路地圖平台,搜尋得到「金門」?
二○○一年以後,在內政部資訊中心的張忠吉,負責全國資訊系統建置,全台各縣市政府陸續推動1/1000地形圖、門牌位置資料、公共管線資料等建置,但金門縣政府遲未見啟動,身為金門人的他反而比縣府人員還急切,多次返鄉鼓勵、遊說相關單位要積極撰寫計畫,申請補助經費建立全縣基礎地圖資訊,二○○五年後,金門縣政府建設局終於提出「金門縣地理資訊系統整合建置計畫」,作為縣府GIS建設之始,此後,庚續於此基礎下,「金門縣電子導航地圖」、「觀光網站」及「不動產與住宅資訊網」,參與單位擴及研考室、地政局、工務局等,尤其是以1/1000地形圖為基礎,建置中英日版「金門縣電子導航地圖」,置於Google、Yahoo等網路地圖平台供全球人士查詢運用,期以利用資訊與國際接軌,同時以「觀光網站」、「不動產與住宅資訊網」及其他資訊系統提昇施政及為民服務品質。
「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喊了這麼多年的口號,張忠吉藉網路地圖平台的一個催生、催化動作,把金門送進世界,「讓世界看見金門」。
而扮演幕後推手、遠在台灣的金門人張忠吉,二○一○年十月二十八日,自副總統蕭萬長手中,接獲象徵資訊界最高榮譽的第十屆中華民國「傑出資訊人才獎」獎座,十位得獎者,個個有來頭,包括威剛科技公司總經理王根旺、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兼副校長張瑞雄在內,張忠吉是以「資訊管理與整合運用」、「空間資訊系統規劃推動」等專長領域與貢獻,成了政府單位少有的獲獎者,也是繼台北市政府資訊處長張家生,第二位金門人得到這個殊榮。
張忠吉,籍地金門金沙鎮青嶼村,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二日出生於金沙鎮民享新村,父張建德、母陳看治,父母育有三男三女:忠吉、國原、國生及碧雪、秀月、秀英。出生地「民享新村」,對西半島的金門人來說,可能感到陌生,它位於太武山下,初建於一九五四年間,四排、二十戶左右,堪稱金門最早的「國民住宅」。張忠吉的祖父原於青嶼村從事漁業,至父親一代才遷居於斯。
畢業於金沙國中第五屆的張忠吉,他這一屆人才濟濟,有音樂家李子恆、醫生陳天順,也有博士黃獻平、地方聞人張雲盛等。一九七一年夏天,張忠吉國中畢業即坐登陸艇搖晃來台,先後就讀台中市衛道中學高中部、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地政學系、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投入公職後,再進入逢甲大學建設學院土木學系資源規劃博士班就學中,二○一○年起,並於金門技術學院兼任講師。
公職生涯,張忠吉曾任內政部資訊中心約聘研究員、技士,台北市政府中山區地政事務所課員;一九八七年通過高等考試土地行政及格,先後任職內政部資訊中心技正、組長、作業設計科科長。
從事政府行政資訊化業業務超過二十年,張忠吉目前仍持續帶領資訊團隊推動國土資訊系統後階段的重要計畫,結合當前資訊科技,如SOA架構、雲端運算及LBS等,以創新思維推動國內空間資訊之流通共享及加值應用體系。家鄉金門的資訊建設,也常在他的思維、架構中,他提出「利用資訊利器與國際接軌,行銷優質金門」、「整合現有資訊環境,實踐縣政建設」、「培養在地資訊人才,奠定永續經營實力」三大發展重點,而要讓金門走向世界,他具體建議結合運用Google Map、Google Earth或類似圖台介面向全球人士廣為介紹金門,同時推動金門縣網路誌,提供網民共享山水風情,體現特色金門。
為了建置國土資訊系統,時常回金門的張忠吉,也提醒「接軌兩岸,跨足國際」前的金門,「人與土地的關係處理好,就能夠政通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