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芳煙與李台山─一金一台兩位金梓獎得主對照記
「『八二三』倏乎已歷五十餘年,懷昔撫今,兩岸關係時光推移,已從過去的敵對而今日的開放。我除了誓以餘生來為老兵爭尊嚴、爭權益外,更願以風燭之軀 ,呼籲大家莫忘戰爭的悲慘教訓,從此捐怨棄恨,化干戈為玉帛,告別悲情,以真情迎和平,共為兩岸創造『雙贏』的契機而努力。」──呂芳煙
「八二三逃難到台灣的童年經驗、通過六道鐵門進入新店軍人監獄當重刑犯輔導教師九年的體悟、協助鄉親爭取軍事勤務傷亡損害補償被駁回的無助、參與策劃水陸大法會的法喜充滿;這一切讓身為金門人的我開悟到,人類會在最絕望中產生希望、在最困境中發出笑聲」──李台山
這一周的《鄉訊》,製作第一屆金梓獎專題,並從九名得主中,挑出非金門籍的呂芳煙與在地的李台山作為《星期人物》。採訪過程中,呂、李二氏發出的一段語錄,誠摯動人,也形成一種觀照土地與生命的對照。特摘錄分享鄉親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