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黃昭能兩岸研究敲金門

發布日期:
作者: 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
點閱率:1,582
字型大小:

「通過博士論文的那一刻,我腦海浮現了八十七歲還在金門撿蚵、剝蚵、賣蚵的老母親!」
二○一○年六月七日晚九時,在指導教授高輝,口試委員陳德禹、張五岳、蔡瑋、周陽山的審視下,黃昭能以《金門在台海兩岸關係中角色之研究》論文,通過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學位。
二○○四至二○一○,煎熬了近七年,第一本以金門作為兩岸關係角色研究的博士論文,過程中所面臨的艱辛挑戰,跑到終點時,黃昭能想到了金門的老母親,八十七歲了,還每天堅持下海撿蚵、剝蚵、賣蚵,「我曾望著山外市場的菜販,笑對母親,妳是年紀最大的那一位,可以退休了。母親仍堅持活到老、做到老,也因為這種堅持,拉拔大黃家的九名子女。」
黃昭能,一九五二年十月八日出生於金門金沙鎮西園村,父黃定為(已過世)、母黃鄭篇,父母育有四男五女(包括兩個童養媳),四男中,昭能是老大,下有三個弟弟,昭添主任教官退休,昭贊經營臻廉事業公司,昭德任職金門酒廠。
金門的求學之路,因戰亂,黃昭能讀過三所小學,金沙國小、西園國小、官嶼國小,再進入金沙國中;一九七四年自金門高中畢業,來台先後入讀輔仁大學歷史系、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一九九五年以《中共海協會之角色與功能研究》論文拿到碩士學位;二○○四年再入文化大學博士班,鎖定金門,接續兩岸關係研究。
已在行政院法務部所屬單位任職三十年的黃昭能,目前亦任教於台北海洋技術學院與醒吾技術學院。身為金門子弟,踏上學術研究之路,在選定《金門在台海兩岸關係中角色之研究》博士論文題目時,嘗試以「建構主義」為研究架構,探討不同時期,國際社會如何看待台海兩岸關係,又美國期待台灣在圍堵政策中扮演何種角色,台北堅守金門的意義,及期望它扮演著甚麼樣的角色;相對地,在不同時期的國際社會及兩岸關係中,他亦探討台北為實現「反共復國」,爭取國際社會奧援,如何參與籌組國際反共組織,推動反共產主義運動,「以及在金門施加那些政治、軍事力量,形塑金門扮演甚麼樣的角色」。
論文裡,黃昭能將兩岸關係分出「大兩岸」、「中兩岸」及以金、廈為分界的「小兩岸」關係。他觀察,這三層次的兩岸關係環環相扣;證諸過去數十年的歷史,「小兩岸關係」常居於被動地位,「近期源於地理因素,金門又具有槓桿原理中支點的功能,其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顯然具有指標性作用」。
自博士論文研究衍生出對金門未來發展的期待,黃昭能提出六個重點,「兩岸領導人應以建構『整個中國』思維看待兩岸關係,並正視金門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正面意義」,「現階段北京、台北認同和平發展兩岸關係,具體作法請雙方以政策資源支持金門與廈門地區的互動及發展」,「兩岸必須維持和平關係,金門始有可能進一步發展,如,建設為廈金特別市,或可朝歐蘭群島自治區方向規劃」,「金門基礎建設必須強化,且規劃與廈門發展成不同且具互補功能的觀光休閒島嶼」,「爭取兩岸立法機構,立法授權金、廈兩地更方便的法源」,「以金廈名義,共同合作向聯合國申請保留『閩南文化及遺跡』」。
黃昭能以《金門在台海兩岸關係中角色之研究》取得文化大學法學博士時,想起了金門的老母親,也對五位口試委員有感而發,「金門是孕育我長成的母親,早年返鄉每當臨近這熟悉的島嶼時,不管是在船上或是在飛機上,個人常是熱淚盈眶,不能自己;因為它常使我想起家鄉所遭受的苦難,亦常使我感歎金門在中國大陸沿海數百個蕞爾小島中,過去六十年何其不幸,又何其有幸,在兩岸關係中擔負如此特殊的角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