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霏霏宜蘭行展開東台灣採訪之路
年輕剛去台灣的時候,筆者的姐姐、哥哥分別在基隆、宜蘭念五專,每回去找他們時,都很湊巧碰到下雨天,有一次甚至把雪白的褲子染出一半土色,從此即幾乎視基隆、宜蘭之旅為畏途。
話說筆者自接任「鄉訊版」主編以後,即經常收到宜蘭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李增河的電郵,或問候、或奇文、或活動訊息,十足感心。但自任職以來,一直卻未曾踏上過蘭陽平原。李理事長寄來的文章洋洋灑灑,包羅萬象,尤其他對「民國百年慶,金門百年展」活動的構想極為堅持,著實令人打從心裡敬佩萬分。
對於此項活動的構想,他依「人、事、時、地、物」五大部分,分別列出金門百大人物秀、金門百大事蹟展、金門百大歲時紀、金門百(景)地圖、金門百(工)物圖等選項作為評選參考,並持續推動並向各界徵求有關文稿。其中「事、時、地、物」四大部分,筆者已在「異鄉鬢影」欄目中先後予以登載披露,但考量到「人」的部分中一些人士尚有爭議,目前仍是按兵不舉。
這一回,下定決心不去中南部,選擇在國慶前夕安排了一趟宜蘭之行。這一回,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進台北轉運站、第一次走雪山隧道、第一次造訪礁溪、第一次和宜蘭鄉會的朋友們見面………
那天,依照李理事長的指點,到達台北火車站旁的轉運站新大樓│至少對筆者來說算「新」,上至四樓來到葛瑪蘭客運窗口排隊買票。由於正逢連續假期,台北人都趁著不算長的三天假期出外踏青,可說是四處人潮鑽動。
不一會兒,筆者後方來了位90多高齡的老先生,本想跟他換個順序,不過他一再堅持道:「按次序來,站站比較健康!」確實,老先生的身子甚是硬朗。於是逕自買了票、上了車,心裡頭感覺非常舒坦│台北什麼都好,巴士上寬敞的座位、自覺的乘客和駕駛員合度、高情商的禮儀,想到幾天後要再前往的中國大陸,可就不是這般的光景。
車子穿過剛開通不久的雪山隧道,出了崇山峻嶺迎面就是開闊的蘭陽平原,沒多久便到了礁溪鄉。礁溪,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溫泉,溫泉是礁溪的天然資源,早在吳沙開墾蘭陽時即已被先民挖掘發現,築圍沐浴,稱為「湯圍」│哈!想藝人湯唯應該可以在這兒當形象代言人。日治時期,日本人開始將溫泉作為商業用途,以溫泉為號召,先後開設樂園、圓山、西山等三家溫泉旅館,溫泉逐漸與礁溪齊名。
隨著前來接車的李理事長引路,抵達同鄉會館,一樓即是座很大的泳池,可惜那天沒想到得帶泳褲。採訪過吳克由、李志強兩位先生之後,理事長帶著我做了一番礁溪巡禮。兩人各撐著一把雨傘,從北到南走過塔下公共浴池、玉石澡堂、大溝澡堂等三處免費泡湯池,以及湯圍溝溫泉公園、礁溪溫泉公園的溫泉泡腳池,還路經多處私營泡湯場所的外圍。
根據書面資料可以得知,從礁溪火車站直到德陽路上的溫泉旅館林立,是北台灣泡湯住宿的首選,而礁溪境內重要景點有五峰旗瀑布、猴洞坑瀑布、林美步道、跑馬古道、聖母山莊、吳沙故居、二龍競渡、武暖石板橋、玉田弄獅、協天廟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