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海望子成龍全心栽培期以子貴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城鎮北門里
現住地:台中市大里區
學 歷:金寧國小,善化中學初中部、高中部,中興大學法律系
經 歷:金湖國中、金寧國中、烈嶼國中、賓茂、溪南、成功國中教師
楊忠海出生不久即被過繼給甲級貧戶的林厝楊家。他說,小時候經常被姓李的同學欺負,害怕得翹課躲到廢棄營區,後來老師通知了家人,便被拾著木棍的養母找到,還被倒吊起來拷打了一頓。於是8、9歲即先休學跟著養母耕田,由養母幫著硬扛起拿不動的犁頭耕田,之後復學直到14、5歲才從小學畢業。
有了先前的教訓,自此他就不敢再有逃課的想法,同時也一路分擔著家中的農務,常常直到月兒上了林梢才能回家。他提到,那段歷程實在辛苦,走回家的夜路裡還怕有鬼,有次還真起了跳進古井一了百了的念頭,也總是發願此生一定要找著生母,卻也開始懂得該專心讀書。
因而,小學時的書法、作文即時常被貼上公告欄。上初中遇到823砲戰,赴台唸了三年公費,高中聯考後花了5塊錢第一次買了顆蘋果,但卻覺得並沒有渴望中的好吃。升上高中時,他還曾寫了封「感人肺腑」的書信給新加坡的親叔,其後偶爾還真會寄回3、500元台幣供他生活。
考上大學那個暑假,他向鄉親李增賀借了800元註冊,然後便去半工半讀推銷東亞牌日光燈,還因打工耽誤開週會被記了次大過,從而也導致他極為洩氣而疏於法學研讀,更一度為了想要離開台灣而勤讀英文。大學對他來說,比較值得回憶的一是參加了籃球校隊,二是一路陪伴鄭豐喜同學│《汪洋中的一條船》一書作者,早晚幫他牽扶腳踏車。
學校畢業後,楊忠海先回到金湖國中擔任教師,同時透過朋友介紹認識小金門籍第二位女老師陳碧珍,兩人前後交往了四年,但因大學時代就學貸款待還,還需撫養家中阿嬤和母親,而一直不敢上門提親,後來是在62年阿嬤過世因得「順孝娶」,才向鄰居借了金器、手飾趕忙完婚的。
他在金湖國中時,曾帶隊贏得金門縣女子籃球賽冠軍,後來調到金寧國中亦獲得了男子球賽冠軍,還因曾在補習班打工懂得抓題,而培養出李昆明、翁明鏘兩位國手。他說,但當時因在國民黨黨員大會主張酒廠為金門人所開發,政府應思回饋鄉親而得罪了當道,並通過校方打壓而再被調往烈嶼國中。
不過他也認為,奉調烈嶼國中反而讓他因禍得福,因為他得以累積分高和離金意願,而於民國65年按「公家介聘」方案轉調台灣教書。隨後,他依序待過台東賓茂國中、台中溪南和成功國中,最後落腳台中也讓他的兒子楊鈞百一路就讀了塗城國小、成功國中與台中一中等當地明星學校。
他指出,楊鈞百讀塗城國小時就曾榮膺縣長獎及文藝特殊表現獎,後再以全校第二名成績從成功國中畢業,台中一中讀的也是資優班,並按著自己志願考上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接著以第一名成績進中西醫綜合醫學研究所,同時也以第一名成績畢業,然後又以第一名成績考進長庚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班。
他說,兒子於大三時就曾組了個5、60人的醫療團回到金門從事義診,受到地區極熱烈的歡迎,之後在中國醫藥大學附醫及光田醫院擔任主治醫師,也常接受當地電台、電視台邀約演講,在中部頗有名氣,預計博士班畢業後將再赴美深造,而他的媳婦也是留學美國東密西根大學音樂系的學人,專長是西洋笛,兒媳倆已在去年弄璋讓他升格當阿公了。
訪談中可以強烈感受得到,兒子的成就毋寧即是楊忠海這一生中最大的驕傲。他提及,楊鈞百先後各通過兩次高考和特考,專長在於失眠、失智、腦中風、高血壓、巴金森氏症、憂(躁)鬱症等病狀,但因為患者實在太多,還希望他盡量不要再介紹病人,但如果是鄉親倒是很樂意破例幫忙,同時也想在百忙中再帶團回金義診。
至於對生母的尋找,他後來是從林家花園舊址│即傅錫琪紀念館現址週遭打探得知生母姓許,也就是縣籍藝術家吳鼎仁的姨媽,38年之前徙居廈門,而後84年時他在鼓浪嶼終於找到了生母,面交美金500元時生母認有此孝心即已滿足而婉辭了,然而5個月後卻接到了生母離世的噩耗。
楊忠海原擔任古寧國小老師及金寧鄉鄉民代表的元配陳碧珍隨夫遷台後,由於身體欠佳而提前退休,後因一名大里學生在921震災中罹難,過度傷痛導致免疫力失調,乃至病情加重而不幸病逝。不過,他也因查找生母之故,而得以於數年前續弦鼓浪嶼籍女子江碧珍。
而他的養母一生未再改嫁,從他當老師起就不讓她再養豬耕田,85年時還曾因婉謝諸多戰時賠償而獲台灣省模範母親的獎勵與榮銜。訪談最後,他還特別想要感謝小學老師李增祥一直以來的照顧和鼓勵,以及大學時代聖公會陳大同會長的關注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