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陳宗志感受師恩矢志投身教育事業

發布日期:
作者: 楊瀛谷。
點閱率:1,968
字型大小: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湖鎮塔后村
現住地:新北市三重區
學 歷:金湖中小學,金門高職電工科,龍華工專電機科,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組博士班
經 歷:國防部統一通訊資訊指揮部營務官,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社會教育科、國小教育科,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專員

陳宗志國小時調皮搗蛋,課業表現並不突出,但導師楊清藩總是耐心地引領著他,還常帶著學生去到課餘兼營的養雞場,讓他們感受生命孕育的美妙過程。國中時期,最愛上擅長書法、開過畫展的洪明燦老師地理課,也在老師的鼓勵之下,地理模擬考竟破天荒地考了全校第五名,老師因而認為也可以把這種讀書的精神擴及於歷史、國文等其他科目。
他說,洪明燦老師溫文儒雅,後來還在905班的畢業紀念冊上收錄了一段《情比姐妹深》的主題曲歌詞,期勉他們要積極、樂觀地走上康莊的人生大道。他還提到,因為國文老師林麗寬的課較多,與同學的感情相對也比較緊密,記得7、8年級問到人生志願時,他回答:「平平實實!」老師覺得這回答腳踏實地,很是不錯。他強調,林老師的授課對他後來準備國家考試有著很大的幫助,後來返鄉過年都還會特地去看望老師。
對於國中時訓育組長、也長期帶童軍社的許經鴻老師,他認為對他日後的品格養成影響最大。他說,許老師感覺很有正氣,時時叮嚀著學生要守規矩、日行一善,有次他心存僥倖地在暑熱的中午騎著腳踏車直接進入校園,被許老師抓到後罰他把車扛出校門口,他在再牽著車走進校園時便心生悔意:「以後真不能率性做壞事,偶一為之就出事了。」
對陳宗志來說,國中之前的時光一直過得都很快樂,幾乎是沒有任何的憂慮,而他人生最大的轉變則是從讀高職時開始的。當時讀電工科的他就已想到,學校畢業後便得赴台灣闖盪,所以不能再那般荒唐、胡亂遊玩下去。
他說,學校社會義工社的糾察隊員,通常是每班前面名次的同學才能擔任的,而教官李錫奎、徐鴻義卻例外破格讓他成為隊員,還一度當到副隊長,令他更是心想該開始認真讀書。他提及,糾察隊要負責重要路口的交通管制,以確保學生放學回家的行路安全,基本就是一項服務性質的工作,同時他也對能夠幫助別人自覺甚為滿意。
此時,國中時代的許經鴻老師也恰好調到高職任教,讓他上進的心境更加紮實,而他的導師黃世仲對他擔任學藝股長也一向表示非常稱職,記得有次導師生病,去探望時還幫老師掐大拇指緩解昏睡狀況。那時他的英文特別破,自國中起唯一一次是在陳克陽老師的手上及格的,陳老師注重個人健康,經常陪著學生一起跑太湖。
畢業時考上龍華工專,由於繳不起高學費而先在南亞公司工讀了一年,正式就讀後則是通過申請助學貸款完成學業的。龍華畢業後簽署了志願預官役,役期3年6個月,因此累積了為數可觀的一筆薪資和退伍金,而得以在役後長期準備高普考。嗣後,當分隊長時帶了上百個兵,才發現學歷只有中、小學程度的兵竟是佔了大多數。
他說,曾經有位國小沒畢業、父親是黑道,母親跟人跑了的弟兄,妻子在生下孩子也跟人跑了,有次再度逾假不歸後帶著小孩回到部隊請假,小朋友在分隊長室竟一下子就把桌上的餅乾吃得精光,他問這位弟兄是否有錢生活,竟然從身上只能掏出些許銅板,那天他皮夾裡有2200元,留下200給了2000,這位黑道弟兄竟是當場潸然而淚下。他補充,小朋友道「阿叔謝謝」時投射如父的眼光,讓他意識到將會步上階級複製而因此擔憂。
而那時連上文書兵正在準備考研,備考的《西洋教育思想史》一書中,介紹了「平民教育之父」斐斯塔洛齊(J.H.Pestalozzi)的生平,斐氏曾說過:「我四週圍繞著4、50個乞丐,我和他們分享麵包,我為什麼活得像個乞丐,是為了要知道如何使乞丐活得像個人。」他說,斐斯塔洛齊一輩子傾家蕩產幫助窮苦、弱勢的小孩,但總有資源瀕於匱乏之時,這時候政府力量的適時介入即有其必要性。
他強調,國家有三大支柱:國防、經濟和教育,其中教育是發展的基礎,如同樹木的根本,再回想起以前老師們的照顧,乃開始嘗試著投入教育工作,也打聽到高普考中有項「教育行政科」,於是加緊儲蓄以便退伍後從事備考。
從90年4月8日退伍到92年12月1日正式向行政機關報到的期間,陳宗志總共歷經了初等考試和基層三、四、五等高普考,以及各校研究所林林總總合計17次大大小小考試。及至92年間,他分別取得了基層特考北區教育行政科榜首與高等三級考試教育行政組第13名,其後以第17次考試成績分發到台北市教育局社會教育科,之後再調國小教育科。
94年3月4日,他再奉調至教育部社教司。95年,他考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98年取得碩士學位,101年又考進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組博士班。至此,或許你也會為這位高職生孜孜不倦、勤於突破所臻致的成就所折服。
由於忙著讀書、工作和照顧小孩、家庭,以至於近年來一直抽不出時間回鄉或者參加同學會,但他表示很感念家鄉人事地物所曾給予他的幫助。對於家鄉的空大,因為讀書時間十分彈性,他希望鄉民們可以多加利用,更鼓勵年長者多多上社區大學學習,而他最想看到的是地區廣開公共圖書館,建議政府也應儘量給予補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