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黃澤華從冶金專業成功跨足銅雕藝術領域

發布日期:
作者: 楊瀛谷。
點閱率:1,299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城鎮南門里
現住地:高雄市苓雅區
學 歷:基隆國小,基隆中學,鳳山高中,台北工專冶金科,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研究所
經 歷:藝銅精鑄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台中市雕塑協會理事、副理事長,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理事,台灣女性現代藝術協會雕塑顧問

雕塑在早先階段並不屬於黃澤華的專業,他認為其個人的藝術天分應當是來自懂得刺繡、捏陶、編織、裁縫,也擅於烹飪的母親。38年兩岸對峙之時,他的父親單身從惠安來到金門,二叔遠走越南,三叔則是滯留大陸。父親在金門成家之後,初生之黃澤華深受外婆、舅舅們的照顧,大人們還常帶著他去「茶店仔」喝老人茶。
823砲戰烽火漫天之際,家人經登記後搭坐父親所有的船隻赴台。之前,由於舊制俗例認為出外人返鄉必須得全家同行,但六個兄弟姐妹幾乎每年都會有人遇上聯考,母親想要回鄉的想法因此就被耽擱,而他便也一直沒有再回到金門,直到民國61年才如願舉家返鄉尋根。
他坦言,國中、小階段並不擅長繪畫,高中時則是忙於課業而抽不出時間,一直到讀台北工專的時候,才開始有較多的機會接觸藝文,尤其本身學的是冶金專業,對於材料質地始能有更多的瞭解,接著出社會以後待過興南球狀石墨鑄管廠、泰銘鉛回收公司等頂尖企業,對他本職學能的實力增進了不少。
他說,他會把公司當作是自己的公司,因此都能對公司做出實際的貢獻,也因此很快就能從小主管被提拔為重要層級,但這也讓由學徒出身的同仁產生壓迫和危機感,而他的個性則是「讓」出再選擇一家不同形態的公司,之前待過的兩家公司都是如此。
從76年起,黃澤華以銅字起家開始自組藝銅精鑄開發有限公司,抱持著「不偷工減料,客戶都會回流」的原則和信念,近年來已經打出了很好的商譽,譬如高雄漢來大飯店的壁飾浮雕工程、金典大飯店(東帝士85樓)的指標工程和不銹鋼鍍鈦金扶手,以及高雄市立明義國小、三民高中、小港高中的校名或校訓銅體題字等等,都是他的精心作品。
他解釋,其中學校的題字工法是他自行研發的結果,他以手工特殊鑄造法模擬、呈現書法家「灰白」寫法的筆觸,從而在業界一炮而紅,深受各學校校長的喜愛。他說,後來座落漢來大門口其中一隻麒麟的尾鬃掉鬚,也是經由他利用古銅處理方法「無中生有」鑄造原型,再拿到現場焊接修飾,效果讓外人完全看不出哪一根鬚是經過後製修補的。
而約在80年左右,他開始配合建設公司承作高雄市中正高中與輔英技術學院的銅雕部分工程,正式往公共藝術類作品轉型,自己私底下也漸次開闢相關藝術作品的呈現,並舉辦91年圖書館個展,同時也參與國內外大型美展如2000年高雄市文化中心《千錘百煉》銅塑展、美國休斯頓聯展和2008年匈牙利美展等項比賽。
漸漸地,他的作品已經有了一定的藝術成分,甚或可稱造詣。目前合作的聯聚建設公司主管就曾中肯地說道:「藝術家把你當工匠用!」。就此他進一步表示,發揮完美是他一直的堅持,所以每一件作品也確實都當作藝術品在做。學無止境,100年他又考取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研究所,對於創作更具信心。
近年,黃澤華有一件屬於極簡藝術的作品--《關懷》,據介紹是以一具象的事物用簡單的方式呈現的。他說,《關懷》的主體以銅質粗糙面鑄造母親擁抱狀,來表達為人父母的辛苦,懷中物以圓球拋光面代表嬰兒,理念意指辛苦的母親百般呵護,希望小孩他日能有所成,這種愛以激似觀世音、聖母瑪利亞的形象型塑,更有深一層的大愛意表。
該件《關懷》作品,他在100年鄉親聯誼的場合送給了李沃士縣長。隨後101的龍年,他又把剛從三義木雕博物館參展的銅雕作品《龍騰》送給縣長。得要恭喜他,今年他的《馬甲》作品參加屏東美展榮膺了最大的「屏東獎」,又在最近的南瀛美展獲得了佳作獎。
黃澤華現在是高雄市金門同鄉會副理事長。話得說回95年時,他因為需要向前理事長陳龍玉買銅,見地上擺放著金門的三節配酒,問起原來是鄉親便加入了同鄉會,之後做過理事、常務監事等職,世界金門日還曾隨團回金參訪。他以藝術家的口吻說了:「不想做便罷了,要做就要做好」,一起來疼惜咱的故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