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期人物》李台山﹕思想閱歷可以決定且改變一切

發布日期:
作者: 楊瀛谷。
點閱率:1,215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湖鎮小徑村
現住地:新北市新店區
學 歷:正義、開瑄國小,金沙國中,金門高中,世界新專編採科
經 歷:第一聯合建設(股)、第一聯合實業(股)公司、金寶營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新北市地政士公會副理事長,關公文化協會、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

甫接任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的李台山鄉長,小時候的夢想一是當記者,二是情報員。於是,初中時期就已翻遍了《水滸傳》、《封神榜》和《三國演義》等章回小說;那時他也經常投稿金門日報,並已表達對所謂「民族救星」論調的不可置信態度,字裡行間頗具獨立且逆向思考的精神與思潮。
那時由於父親胃疾開刀,無法長時間負擔粗重工作,孝順的他從初二時起即開始協作家中工務,放學之後到姐夫的雜貨店打雜,假日則下田幫忙農作。李家長子李國榮(前農試所所長退休)在父親身體欠佳的情況下撐起全家生計,對他來說大哥長兄如父、高瞻遠矚,自小深受大哥影響,對於大哥的撫育甚極感恩。
進入高中時代,他對於先秦諸子百家學說、尤其是道家思想更是多所涉獵,快意自豪「沽酒不留身後債,買書散盡手中錢」,總常把自己投入無邊無涯的書海之中,卻也自認「好讀書而不求甚解」。畢業後,他如願考上世界新專編採科,其分數亦達師大美術系錄取資格,而他理所當然而毫不遲疑地選擇了前者。
當年單打雙不打、躲砲彈的日子讓所有金門人刻骨銘心,長期受此影響的他因而也特別痛恨戰爭。他表示,面對當時金門資源極度匱乏的狀況,他心裡總想只有離開金門才有機會成就一番事業,而所謂成就事業的最低門檻至少需同時擁有一輛汽車、一棟房子和一家公司,因此也就未曾考慮過投身軍公教職。
不過,雖然考進世界新專編採科就等於達成夢想第一步,但是當時擔任記者還需再拉廣告,月俸薪給也不高,且他在「世新」二年級就已進到一家擁有二百餘名員工的電子公司工讀,因此至役畢時都還在猶疑是否要從事記者工作。
所幸電子公司老闆疼惜,讓他留職停薪到役畢回公司,並得以入股方式進入董事會,最高職位更曾任達公司派下四間工廠的總廠長。惟時至民國78年公司擬派他進駐大陸,但母親倒希望他留在台灣以享天倫,他遵從母親意思且評估房地產前景應大有可為,乃於民國80年參加第一屆代書人員考試,並且成為以金門籍考取地政士資格第一人。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民國80年後地政申辦案件得由國考合格的地政士送件。當時,熟識的金門地政局局長陳世宗徵詢是否有意開間事務所幫忙送件?於是李台山又成為金門第一位領有合格執照、而在本地執業的地政士。幾年之間,他每週都要往返台金兩至三趟,現在金門相關的從業人員不少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除了成就事業的理想,他的襟懷也投注在教化宣善的志業之上。即使在事業最為忙碌的時候,每週仍會特別抽出三天時間,趕抵監獄擔任輔導老師。他認為,思想可以決定、乃至改變一切,因而在漸進的觀念開導及教誨感化下,他所輔導國防部軍人補校監獄的重刑犯學生,在重新返回社會之後皆能各有一番天地,甚至還有當到學校教務主任等管理階層者。
近年,依所累積近廿年代書生涯專業負責的風評,同業推舉他成為新北市地政士公會副理事長,同時也擔任新北市政府地政士獎勵及懲戒委員會委員。另在因緣際會之下,又因朋友的推薦而加入了台灣關公文化協會,並於民國一百年接任該會理事長。他說,台灣關公文化協會旨在發揚忠義精神,性質屬於文化研究單位,主要在做淨化社會人心的工作,同時也經常舉辦文學講座。
除外,李台山也曾擔任本版前特派員楊樹清所召集的「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秘書長一職。就此,他認為鄉訊人物都是地區菁英,因此聯誼會可以等同是同鄉會社以外的次系統,能夠進一步加強鄉誼凝聚力的聯繫。他強調,來自金門也始終未曾忘記金門,期盼故鄉未來榮景發展有成與想要回饋的心願從未稍歇。
因此之故,為關心下一代孩子們的鄉緣臍帶不致發生斷裂,同鄉會都會定期組織老少回鄉參訪,對政策或建設給予必要挹注,並提供意見給地區執政者作為參考。他總相信,歷任的縣長都很用心,無一不戰戰兢兢自勉能在歷史上留下一筆光榮紀錄。
去年4月21日,台北市金門同鄉會進行改選後,增加了不少新血。初始接任同鄉會理事長的李台山,經由前任總幹事黃德全的推薦,聘請對會務運作極為熟稔、且深具文采的鄉長張自福擔任新任總幹事,盼能更為具體深化對鄉親的各項服務。他說,雖然現今交通便捷、資訊發達,而較少有以前離鄉背井的感受,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卻是漸為疏離的,所以生活中加強鄉親的交流仍有需要,台北市金門同鄉會願意擔負起最好的橋樑與角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