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洪志生對用敵(彼)而不用於敵(彼)之剖析

發布日期:
作者: 楊瀛谷。
點閱率:1,785
字型大小: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烈嶼鄉黃厝村
現住地:桃園縣中壢市
學 歷:黃埔國小,烈嶼國中,金門高中,陸軍軍官學校,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博士
經 歷:成功嶺904、905旅上校副旅長、戰訓組組長,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副處長兼軍史館館長

坦言國二之前成績平平、惟獨鍾愛閱覽偉人傳記的洪志生,因就讀黃埔國小時經常擔任升旗的值星,無形之中磨礪出站在台上發號施令的膽識。國二以後開始用心讀書,高二時更下定決心研究兵法,並立志投考陸軍軍官學校,也因為官校需考理組科目,所以在高三時便從原本的文組轉到理組就讀。
不過,那時他卻有著一個很理想化的念頭,即在進入官校前需先自我充實與經過社會的歷練和洗禮。因而,他在高中畢業後是先負笈台灣,前後從事過貨車捆工、分裝瓦斯、遞送台農牛奶等工作,並利用時間研讀兵法戰史及有關報考軍校的書籍。
隨後,67年1月以義務役身份入伍,在7月部隊調駐金門之際報考陸軍官校,8月進入官校正51期就讀。嗣除學校的課程外,他對古今中外有關的兵學、經史子集文獻均廣泛研讀,官校四年級時曾以《兵法二十二篇》參加國軍軍事著作金像獎徵選,雖未得獎但已厚實和奠定了軍事研究的基礎。
洪志生表示,目前研究兵法的軍事專書大都見樹不見林,或者是很局部性的個案研究,因此觸發他想以推理的方式進行整合,寫一部5000年來人類如何作戰的全套專書,他後來的著作《對用敵(彼)而不用於敵(彼)之剖析》,只是其中屬於次概念的一部,未來還要向更全面性的內容挑戰。專注於這一方面的研究,自己坦然形容是個「狂人」。
他在71年官校畢業後留校擔任排長一年,隨即調往金門284師擔任副連長,此其間至79年曾先後再出任連長、訓練官、作戰官等職務,並利用休假日的時間勤讀報考研究所的書籍,79年終於考取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班。然後,81年畢業至83年時接任國防語文學校後勤經補官時,又再考進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博士班就讀。
87年6月畢業後,他再回到陸軍體系擔任營長,89年8月1日佔上校缺,90年元旦晉升上校,而自90年至98年退伍的期間,陸續出任了參謀主任、成功嶺904、905旅上校副旅長、戰訓組組長,國防部史政倫理室副處長兼國軍歷史文物館館長等職。
多年來,洪志生不斷研究軍事兵法和推出《兵法二十二篇》、《政治戰略:對美國越戰評析》(碩士論文)、《間接路線戰略:對李德哈達戰略基礎剖析》、《用兵主動之道:對知敵與料敵之剖析》、《用兵主動之道:對攻敵而不攻於敵之剖析》、《共軍對臺各種可能作戰之剖析:比較的觀點》(博士論文)、《對用敵(彼)而不用於敵(彼)之剖析》等學術著作,這其中有不少榮獲國軍軍事著作金像獎項獎勵的佳作,當然還有不再一一列舉的期刊論文。
就後來他所出版的《對用敵(彼)而不用於敵(彼)之剖析》一書來說,他解釋所謂「用敵(彼)」即在探討戰時或平時各國如何使用敵方與盟國之人員、科技、經驗、資金、領土(海、空)、糧油武備、軍民設施或其他項目等等鉅細靡遺的資源;而「不用於敵(彼)」則意指探討不使敵(彼)方使用我方、其本身及敵我盟國這些資源而言;且所謂「彼」可以擴大到指公司、企業或選舉等等。
他強調,一般人描寫兵法通常是籠統地集合過去著作彙編而成,但他則是有規劃地提出核心概念,並根照相關兵學著作、重要戰史、文獻和媒體資料為依據,進行歸納、推理和濃縮,相對是目前同類書籍中較好的一本著作。
洪志生的這本著作已於96年12月由「戰略與戰爭出版社」印製,並交由三民書局負責上架銷售。他說,這本書另已分別郵送總統馬英九、美國總統歐巴馬、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國家重要部會、大英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等等人員與單位。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