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鬢影】
▉烈嶼協會為慶祝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活動,特別於11日星期六舉辦「2013愛您一生 咱ㄟ阿母」感恩研習活動,由該會會長孫國欽擔任活動總領隊,新任秘書長方復興擔任活動總指揮,參加鄉親相當踴躍,計有320位鄉親熱情參與,當日雖是風雨交加,卻澆不息鄉親對母親心中滿滿的的愛,鄉親更以行動支持,並高度肯定這項活動的用心。
該會會長孫國欽表示,本次活動的內容包括「烈嶼好聲音卡拉OK歌唱大賽」、「給咱ㄟ阿母一句溫馨的擁抱」窩心話比賽、「一起陪咱ㄟ阿母『動』起來」、「節水‧親水‧愛水‧惜水愛地球」、「膳食纖維與保健」專題講座等,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親子攜手的共同參與,活絡旅臺烈嶼鄉親感情,同時宣揚家庭倫理價值,增進家庭及社會和諧,並用行動證明母愛的偉大與連結旅臺鄉親最直接的情感互動,推動溫馨幸福家園,凝聚旅臺鄉親情誼之宗旨,並藉由研習講座的方式,宣導政府各項社會福利措施,加深民眾對節能標章的認識,希望鄉親透過綠色消費行動及節約用水用電、天天來電,為生活環境盡一份心力,進而培養感恩、惜福、飲水思源之美德,同時藉由認識「膳食纖維與保健」,讓鄉親永保身心靈健康,健康99,幸福久久。
參與人員包括該會會長孫國欽全家總動員,尤其是高齡94歲的阿嬤洪越,一路由會長孫國欽細心陪同,溫馨感人。該會理監事幹部也都盛情參與,計有監事主席林長勇夫婦、副會長洪肇葉夫婦、蔡清山、洪燕玉、理事吳奎新律師夫婦、洪德發夫婦、蔡鐵橋夫婦及母親、洪資成、蔡金塔全家、張天振夫婦、林琨堯、張子龍夫婦、洪素蕙及夫婿、監事洪海庭夫婦、孫允理、林志平夫婦、洪池和夫婦及父母親、洪南遜夫婦、副秘書長馮國樑夫婦、洪銘銅夫婦、行政組長洪秋玲全家、財政組長洪玉芳、文宣組長蔡嘉陽夫婦、公關組長林偉夫婦、事務組長楊大陞、秘書江鎔羽、顧問洪水貫夫婦、洪尋夫婦、蔡虎德、林金殿夫婦、藝術顧問黃世團大師,以及桃園縣金馬文教協會理事長陳再旺專程共襄盛舉,並為以高齡81歲參與歌唱大賽的旅居桃園的烈嶼東坑鄉親呂梅雀精彩表現,自掏邀包頒發獎金為其喝采,東坑鄉親呂麗雲也代表獻花,現場更是抱以熱烈的掌聲,感動不已。
本年度母親節活動,烈嶼協會特別精心規劃前往臺灣北部新竹內灣、北埔老街、玻璃博物館、大自然文化世界彌勒佛紀念館等知性之旅暨兩場專題講座,並特別邀請服務於馬偕紀念醫院擔任營養師暨組長的西吳鄉親蔡美芝講師,及服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知名版畫家黃世團教授做精闢的專題分享,精彩豐富之內容,獲得台下與會鄉親滿堂采。晚宴時間,特別安排20組小朋友上台「送給媽媽一句最真情貼心的話」,雖是童言童語,卻句句打動人心。會長孫國欽、監事主席林長勇並代表烈嶼協會送給現場每一位偉大的母親一朵康乃馨花,祝其佳節愉快,天天開心,永遠健康。晚會的最高潮就是「烈嶼好聲音卡拉OK歌唱大賽」活動,由各車推派兩位鄉親參加,計有16位參賽之鄉親,個個都是烈嶼的好聲音,讓現場的鄉親聽得如癡如醉,難分軒輊,評審更是絞盡腦汁,最後在分數些微差距下產生,「第一屆烈嶼好聲音」第一名由該會最美麗的副會長洪燕玉奪得,原來她在中學以前,經啟蒙老師林水綠校長的薰陶下,已奠定良好的歌唱基礎,且歌唱比賽場場得第一,無人能及。第二名張欽賢、第三名理事張子龍、第四名賴麗程、第五名呂美娥,餘獲得優勝的鄉親包括林良鴻、林金水、林聿岑、李麗芬、林登榮、黃月雲、薛淑華、趙玲玲、何秀珍、洪振和,最佳精神獎則頒給81歲東坑鄉親呂梅雀,以上參與比賽鄉親分別獲得該會會長孫國欽頒發獎金、獎品及獎狀之獎勵。另外烈嶼鄉代表洪鴻斌得知協會為旅臺鄉親舉辦此盛大母親節感恩活動,特別委請洪資成理事代表他捐贈現金2萬元贊助本次活動經費,獲得全場三百多位鄉親熱烈鼓掌感謝。
該會秘書長方復興表示,歌唱比賽是目前全民最普遍休閒娛樂活動之一,不分男女老少,不但可以藉此陶冶性情,改變心情,調適生活,更是可藉此凝聚家人情感、聯絡友誼的最佳方式,未來將聘請專業音響設備,讓大賽歌唱效果更加精彩、更有看頭,吸引更多鄉親參與,讓烈嶼好聲音傳遍千里。本年度母親節活動給北部旅臺烈嶼鄉親度過一個不一樣且溫馨滿百、幸福萬千的母親節假期,最後,鄉親們在「期待再相會」的歌聲中互道再見,活動圓滿結束。(圖文由呂允在提供)
▉縣籍知名作家吳鈞堯的「遺神」新作16日下午在信義誠品書店舉行新書發表會,臺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李台山、名譽理事長王水衷、監事也頗具知名度作家楊筑君,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南山高中家長會副會長張群釗,三采出版公司董事長張輝明等縣籍中壯年企業家均蒞臨參加。
發表會中,吳鈞堯先解說創作「遺神」一書的動機、涵義、敘事風格轉換及構思過程,精彩論述,使現場來賓聚精會神的聆聽。接著,分別由王水衷、李台山、張群釗、楊樹清及張輝明上台致勉勵詞,有莊嚴、有詼諧、有幽默,讓現場釀造歡愉氣氛,不流於呆板。
「遺神」一書,是吳鈞堯歷經三年時間嘔心瀝血完成的大作,由16篇獨立小說構成。該書出版之前,即受到文藝界人士地關注,二位大陸學者及名詩人洛夫等為之作評或題字,另外各報章雜誌亦有專文介紹或專訪作者創作歷程。(本文由張自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