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玲織夢彰化鄉情友誼逗陣行
55年次的李寶玲,目前定居彰化,金沙山西村的老家,原為經營阿兵哥生意的甘仔店,民國70年,國中畢業那年,舉家遷台定居,因兄長已到中壢工作,全家即落腳中壢。
當時三個弟妹都在讀書,為減輕家中經濟壓力,就幫忙賺錢,在同鄉介紹下,李寶玲與媽媽到中壢工業區成衣廠工作,那時候,台灣成衣廠業績很好,媽媽因在金門有幫阿兵哥車衣服經驗,分到針車部門,李寶玲則在品檢部門服務。
74年經由同鄉介紹,李寶玲改到驛岫鞋廠上班,該公司總經理為金門人,員工九成以上都是金門鄉親。第二年,先生許是雄進入驛岫,兩人認識與交往,並在76年結婚,77年小孩出生時送回彰化給婆婆帶,那年驛岫鞋廠轉到大陸發展,並把台灣工廠關掉,夫妻倆也就遷回彰化。
許是雄在國中時即由彰化到台北跟著師傅做鞋子,已是資深師傅,回彰化時也是做鞋子,並嚐試投入鞋板設計,不停專研與學習,功夫越加熟練,成為專業設計的開板師傅。回彰化四年後,小孩子分別為六歲與三歲,準備上幼稚園,幼稚園的廚師恰巧離職,李寶玲就接下廚師工作,上班並兼顧小孩,學費也能減免,在幼稚園做了二年,老三出生,就回家自己帶小孩,老三長大後,又幫小姑帶,日子都非常充實。
搬回彰化夫家,每逢節日或婚喪喜慶,還是會回中壢娘家看看,父母與旅台親友大都住在中壢,中壢宛若李寶玲娘家所在,而在彰化住了二十餘年,金門僅回去數次,她的世界除了先生小孩、夫家親友,就是中壢的娘家親友們,生活圈子裡幾乎很少遇到其他金門鄉親互動。
李寶玲原本與梁偉宏不熟,僅知他所開的金門特產店離住家很近,每天常有機會路過特產店;100年底,剛好有位同事在問金門高粱酒價錢,她就去問老闆,結果老闆梁偉宏一看到她就指出兩人是安瀾國小同屆同學,而且還同年齡,接著拿出當年學校合照相片分享,讓她非常驚訝,原來童年的老同學就住得這麼近。
後來,莊煒煌在籌辦同鄉會時,梁偉宏就介紹李寶玲給莊煒煌認識,並成為籌備會30位發起人之一。彰化金門同鄉會在成立後,會員數目剛開始80多人,第二年200人,現在230人,會員數一直在增加…;開始時,都是會員找會員,再一一的加入。加入彰化金門同鄉會讓李寶玲生活起了很大的變化,周遭環繞著金門鄉親讓生活變得更加踏實。
李寶玲參與彰化金門同鄉會時,遠在中壢的媽媽在里長伯林福財介紹下,也參與桃園金門同鄉會,常常藉由電話分享鄉親聚會活動。在彰化有了同鄉相問候,如同兄弟姐妹一樣,李寶玲感覺參與同鄉會讓在異鄉的金門人不會有孤獨感,因為大家都孤單在外,鄉親有急需幫助的,同鄉會給予一些幫忙,感覺有後援,心中也較踏實。
李寶玲三位小孩都很爭氣,老大許皓裳交大畢業,目前在竹科電子公司上班,老二許斐俞102年考上教師目前在北投服務,老三也即將大學畢業;李寶玲帶著學習的心情,參與同鄉會事務,若有任何活動,也都用心參與,熱誠服務,103年春節,福建省政府假台北舉行新春團拜,李寶玲榮獲閩省旅台同鄉會績優個人表揚,她的服務與貢獻受到莫大肯定。
102年李寶玲新買3G手機,由網路上得知金沙國中第十四屆同學會,在與幾位老同學連絡後也就參加同學會活動。同年底返金申辦印鑑證明,在台北機場時,同行的女兒自拍母女照上傳到臉書上,被昔日同村同學李麗娟看到,就設法連絡到李寶玲本人,相約茶敘。
李寶玲因為參與同鄉會、同學會而再度與金門鄉親熱情連結,並與家人親友團成為生活中三大精神支柱。在鄉情與友情之外,102年暑假,心中至愛的老公許是雄卻在她生日前夕告別人世:她在臉書留言「因為最愛,所以最痛;因為最痛,所以最難;因為最難,所以…想念!」先生的離去,是一生的最痛,對於始終把參與同鄉會當作與家人團聚般珍惜的李寶玲,金門同鄉與同學莫不真情關懷與問候,都希望能帶給李寶玲最大的安慰,顯現出金門鄉誼的溫馨與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