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張炳輝少年老成人親土親家園親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延宗。
點閱率:938
字型大小:

61年次,由沙美隻身赴台,目前定居斗六的張炳輝,就讀沙中時,本來有意投考軍校,畢業前夕,得知金門高職有與台電類似建教合作的管道,即已確立選擇台電作為未來發展目標,特別報考金門高職電工科,經過三年殷勤歲月,他終於和眾多學長一樣心想事成,成為台電人。
民國79年,張炳輝金門高職電工科畢業,七月份收到台電錄取通知單,十月份才報到,那年,同期錄取二個班計約80個人,除少數來自澎湖等地外,大都為金門同屆同學。配電服務班39期分桃園班與台中班兩個地點研習,張炳輝分配在桃園班上課,借用救總職訓中心教室,主要受訓內容為台電外線技能,都是台電資深員工授課,受訓半年期間,每月可領零用錢,約一萬六千多元。
張炳輝在高三時,報名參加台電甄試後,在等待通知期間,個人頗為徬徨,日夜思考著若台電沒有錄取,不知怎麼辦?接到錄取通知後,心情才篤定下來,自省僅高中畢業即馬上有份工作,實在是老天爺賜福。在告別父母,赴台報到時,不時省思著師長的苦心交代:「學長都很能吃苦,後期學弟要跟著學長腳步」。
受訓期間,張炳輝定期打電話回金門向雙親報平安,中間恰逢農曆新年,也利用時間返金過年。民國80月4月結訓,分發到雲林的張炳輝等人按時到斗六區處報到,初報到後,即接受為期半年的工作訓練,算是試用員工,9個同學都在線路課實習,薪水增加到兩萬元。
桃園訓練所時,雖然都是一成不變的訓練方式,剛開始還是會緊張,除了基本講解在課堂上課外,其他時間都在戶外。而到雲林區報到實習時,工作完全都在戶外,上山下海都有,一上班即跟著工作班出去做維護與搶修工作,初次接觸實務,不論木桿或水泥桿,都是徒手登桿比較多,不像現在都有工程車在作業。台電都是延用日據時代用語,初期常會聽不懂專業術語的意思,而到外面實地工作,常遇到新狀況,新問題,也是會緊張,若不熟練,很怕跟不上人家腳步。
半年實習訓練結束,正式員工薪水增加到23000元以上,同時每年再定期增加,張炳輝這期很幸運,公司有找個宿舍讓大家安身。這段期間,60與61年次役男,國防部已在籌備抽兵作業,接著大家紛紛去當兵,留職停薪,退伍後再回到原單位。張炳輝與同梯於11月7日退伍,公司告知12月1日報到,這段假期或返金探望父母,或在台灣找親友。
退伍後,張炳輝正式在台電雲林區外線班工作,經驗中,雲林這邊靠近濁水溪以南,鹽塵害極其嚴重,器材容易腐蝕,汰除率很高,維護工作也增多,而前面一年多紮實的訓練階段,已讓他們這些菜鳥漸入佳境,同時,單位上又有許多金門高職學長,人不親土親,他們都很照顧學弟,諸多往事令人回憶無窮。這個時間,張炳輝自己定個成家立業時間表,也就是先買房子,再結婚成家,他心想您雖然有工作,若沒任何房子,跟人家談結婚,條件未免較薄弱,所以在父母支援下,他在84年完成購屋,又在同事介紹下結識好姑娘,並在86年步上紅毯彼端。
張炳輝為四兄弟中的老大,結婚後每年常回金門,父母偶而會來住個一二天,與兒孫團聚。父母雖然未勉強他們遷回金門定居,張炳輝每次返金探望父母時,常感覺自我矛盾又左右為難的是,因為住在金門,下一代又得重踏當年所走的路,再次往台灣升學就業,為了小孩未來著想,返鄉定居念頭也就逐漸淡化。張炳輝增加返金次數,新年、清明、冬至或父母親生日都盡量返金,太太小孩有空也會一起回去,而小朋友寒暑假也盡量回去陪陪阿公阿嬤。
初到台電雲林區,張炳輝除所認識同仁中,常可碰到同鄉同事,剛開始學長們常會辦餐會,等到小孩子出生後,參加者就漸少。當下,雖然未曾固定聚會,但住家相近的同事或同鄉有空就聚聚,有時還會認識到其他金門同鄉。這樣的聚會,是同鄉小聚會,也是熱情同學會,所以,他的小弟也想跟著他走這條路,成為台電一員,卻因制度取消,也就沒有機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