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嘉鄉親燃燒鄉情同心同德起造家園
近六年來,旅台金門同鄉會如雨後春筍成長之際,旅居嘉義的金門鄉親茶餘飯後也萌發同樣的思考,來自金門的林金鍾與方耀蛟等人,便是默默為這個問題付出心力的人之一。而當天時地利人和,這個深具挑戰性的工作遇見關鍵人物,整個發展便如水到渠成般順利完成,嘉義市金門同鄉會的誕生,為旅台金門鄉親更添一處溫馨家園。
2000年,旅居嘉義的林金鍾與方耀蛟等人就開始聊起籌組同鄉會事宜,2001年時,台南市浯江金門同鄉會理事長蔡宗盼接下縣府南部服務中心主任,那時,縣府在各機場設置服務站服務搭機返金鄉親,就請同為空軍機校同學的林金鍾在嘉義設個連絡處,三節時與方耀蛟就在嘉義機場擔任志工,就這樣開始接觸到更多旅居嘉義的金門鄉親。
當然,初期接觸到鄉親時,並未討論到籌組同鄉會事宜,等到想要籌組時,許多人也有不同看法與意見,然而在林方兩人默默努力之下,獲得許多有心人相呼應,但在努力向前踏進一步時,有的人突然冷卻下來,而他們兩人並不氣餒,以苦行僧方式,將觸角伸向各角落,尋找旅嘉金門鄉親,一個人拉著一個人。就如林金鍾本身是退伍軍人,方耀蛟熟悉地區藝文界,王仲良本人從事傳銷生意,熟悉民議代表等政界人物,梁育菁、梁淑汝兩姐妹熱心與大家奔跑,張雲權熟悉地區宗親會等社團。這三年期間,鄉親人數由幾十位,慢慢增長到五、六十位,然而,旅嘉鄉親籌組金門同鄉會似乎常欠缺臨門一腳,始終未能落實,2014年3月8日,當大家再度聚會討論如何籌組同鄉會事宜時,卻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更多熱心鄉親也都提供更好的意見與作法。長年投入民間社團的方耀蛟提議由他發文給嘉義市政府,但他個人分身乏術,6月份,當經過集思廣意,大家共同推薦張雲權擔任籌備會主任委員,便為這個問題打開一個活結。
本身從事電業的張雲權,近兩年事業慢慢放手交由子女經營,在老婆支持下,具有張廖簡宗親會與同濟會等社團經驗的他,在三弟張雲進軍校同學林金鍾等邀請下,擔負起這個帶頭角色,有信心把他做好。張雲權分析早期在籌組時,若碰到瓶頸常易放棄,而他個性較急,敢衝,做事有主見,他說要做事情,文書與速度都要掌握,必須打鐵趁熱,於是大家除繼續分頭尋找金門鄉親加入社團,又一面行文給嘉義市政府,再一方面在開籌備會。
但籌組同鄉會仍然是講求組織戰,熱心的籌備委員們繼續分頭去找更多鄉親,7月12日召開第一次籌備會時,鄉親人數已有六十餘位,到了8月10日召開第二次籌備會,則又增加到八十餘位。近三四年為籌組同鄉會的林金鍾默默耕耘,鄉會籌組期間,常見張雲權帶著林金鍾等人,一一的拜訪鄉親加入,許多原本保守的鄉親受到感動也相繼加入。
而大家的努力漸有成果,鄉親人數也繼增為一百一十位,嘉義市金門同鄉會終於在9月28日這天召開成立大會,張雲權眾望所歸,也膺任首屆理事長。由於事先許多會員是由林金鍾召集的,個性好又客氣,熱心又認真,張雲權肯定其值得信賴,把總幹事這棒子交給他,如同兩人在籌備會期間,為追公文行程分別跑市政府許多趟,分工合作也圓滿完成立案。
旅嘉金門鄉親以上班族較多,特別是公務人員或當兵者,做生意者則較少,年齡層都很年輕,六十歲以上不會超過五位,較年輕者都在三十歲,張雲權說嘉義金門同鄉會是個年輕活潑的同鄉會,而這個家園便是大家共同努力起建的。張雲權希望這個家園能夠如同昔日新加坡浯江工會一樣,成為旅嘉鄉親生活最大依靠;未來,林金鍾則期待能像高雄市與新北市那樣,從無到有,有屬於鄉親自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