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旅台鄉親系列專刊》呂金丁獻身杏壇服務鄉親展深情
五○年代出生金門西村,目前定居南投埔里的呂金丁,始終有個返鄉服務夢想深藏心中,甫自教育界退休後,或定期返金參與西村宗親活動,或參加南投同鄉聚會,昔日夢想雖然尚未落實,故鄉金門依然珍藏心中。
金門由十萬大軍縮為五萬,再到當下五千不到,時代在變,環境也在變,呂金丁由一個戰地小孩,如今也即將成為銀髮族一員。家中因有十位兄弟姐妹,昔日務農家庭負擔可想而知,而村莊進駐眾多阿兵哥,看到三餐有飯有菜有饅頭,對於呂金丁來說,當兵不用錢,又有飯吃,實在很棒,因為國家培養之外,家裡又有水電安家費等補助,待遇很不錯,這個幼年即有的夢想,隨著大哥呂金法就讀第三士校後更為堅定。
呂金丁從小很用功,常點著蠟燭看書,呂爸爸一直催他早點去睡,原來是隔壁人家一根蠟燭可點一個禮拜,他則二三天就沒用完。呂金丁國小上課之餘,還常幫忙犁田,國中時幫忙賣冰棒,為了協助家用,本想不要讀書,有一次還隨同在金防部理髮部理髮的二哥一起到水上餐廳打工,也在那邊服務的表叔陳長慶卻趕他回家,提醒他趕快去讀書才有前途。
金門高中畢業,保送台北工專,呂金丁想到三年後,可提早一年出來賺錢也不錯,同時也想三專畢業若能返金服務更棒,祇可惜金門高職一直未設土木建築方面科系,所以一直沒有機會返金服務。到台北時,用功之餘,呂金丁不忘打工機會,而學校前自助餐店老闆曾到金門當兵,很贊賞金門子弟的樸實勤勞,他就到那兒打工,每天午晚餐可免費用餐,每月還有八百元薪資可領。
1977年,呂金丁畢業後服預官役,即在金防部通訊營營部連當連輔長,位置就在明德公園,認識有線連西康一號總機翁麗幼,兩人進一步交往並結婚,翁麗幼相夫教子,讓呂金丁無後顧之憂,而他的爸媽始終鼓勵他娶個金門姑娘,終於美夢成真。呂金丁當兵前後,兩家人相繼遷台,結婚後,翁麗幼先在台北當會計,遷居南投時,則到眉筆公司服務。
1979年,呂金丁退伍後就在台灣工業技術學院技術員,並考上二技,畢業後,因緣際會到開南商工當老師,繼而轉到南投埔里高工,學然後知不足,五年後又考上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研究所,跟著指導教授沈進發教授從事研究,協助執行國科會委託計劃,讀書不用錢,還有零錢用。每週有三天在南投教書,二天半在台北讀研究所專攻營建工程管理。
埔里這邊鄉下,有些學生家境很清苦,老師共同設置勵學基金會,每位老師由薪資月扣五百,當作獎助學生用,同時也將需要幫助的同學推介給其他慈善機構,獲得更多幫助。有些學生頗為可憐,他們來到學校,團膳午餐吃不完的飯菜,他們可以帶回去,若逢週六、日,沒有來學校,家人常沒有飯吃。呂金丁自己勤奮教學,也鼓勵學生多充實學能,多考取技職證照,退休後,他仍擔任勞委會職訓局技術士檢定監評委員,適時指導學生精進技能。
工作之餘,呂金丁也常回中壢探望父母,老人家偶而也會到南投住,兄弟姐妹每年都有聚會。而在南投住久了,漸漸也認識到其他金門鄉親,十年前,南投縣金門同鄉會尚未成立前,住在埔里的金門鄉親就開始有定期聚會,大約是每年兩次,初期約有二三桌次的人參加,剛開始是台電幾位員工小規模聚會,慢慢又加進其他的人。而現在,南投地區的金門鄉親共同籌組同鄉會,大家互動機會增多,彼此相互照顧,凝聚鄉親,而大家知道那邊有金門同鄉,也都鼓勵他們加入同鄉會,同時,若有同鄉子弟到埔里高中,呂金丁等也都盡力幫忙。
自己當上老師後,呂金丁始終難忘昔日柏村國小楊國軒與謝永和等老師。受到他的影響,呂金丁子女都很上進,大兒子交通大學土木研究所畢業,通過高考進入高速公路工程局服務,女兒中國醫藥大學牙醫系畢業,目前擔任牙醫師,子女都已獨立,幾年前,認真教學的呂金丁自杏壇退休,有空也常回金門走走,並回到西村參加宗親祭祖呷頭。
呂金丁始終在盼望返金服務機會,高應大金門分部成立時,曾有機會回金門服務,因二個小孩都在讀國中,想說一二年再說,機會一錯過就沒有。近幾年返回金門,看到昔日村落甘仔店榮景不在,他感觸良多,但這裡始終是金門人的故鄉,未來,有機會也想回金門定居。(南投金門同鄉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