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旅台鄉親系列專刊》呂世義台電為家同鄉會重溫鄉情
1969年,出生料羅,目前定居新北市的呂世義,國中時曾想從軍,卻因父母不捨,高職畢業後投入台電行列,在異鄉成家立業後,也成為旅外遊子中極其幸運的一群。呂世義父親呂炳坤因在料羅碼頭工作,常看到阿兵哥認真而辛苦的一面,所以,當呂世義因周邊眾多好友相繼投筆從戎,並偷偷報名衛士隊時,最終並未獲得應允。
由村公所得來的衛士隊錄取通知,衛士隊報到係當日下午,而同日上午則是金門高職新生報到,由於呂爸爸不同意呂世義去衛士隊,當天上午祇好直接到高職去,當時,每一年畢業前夕,都有眾多畢業生投入台電行列,1988年6月高職畢業前夕,呂世義報名台電後,呂爸爸認為台電是份不錯工作,完全同意他的決定。
初次遠離家門的呂世義,雖然有些惶恐,但能夠到台電,生活有個基本目標,心中也較踏實些,在當年9月5日即到翡翠水庫附近台電訓練所報到,開始為期半年的基礎訓練。當年度,台電新生區分兩班,呂世義編入「核能發電班」,28人中金門同學佔18人,另外10人來自澎湖,另一班為「配電班」,將近30餘人,則到桃園受訓。
核能發電班結訓後,即以受訓成績決定分發到三個核能電廠服務,同學們基於離島子弟認真執著以及不服輸的心理,大家都努力拚命,以求取好成績,可謂競爭激烈,經過半年的努力,並於翌年2月底結訓。欣逢農曆新年,正好休假返鄉,當時,同學們天未亮即到公館僑光堂排隊領機票,準備搭乘軍機,首度返金行讓呂世義印象深刻。
結束新春假期,呂世義與九位金門籍同學分配到核二廠,3月5日報到後,再度接受為期半年的電廠實務訓練,與前半年所不同的是,訓練所的訓練課程純為理論,以與核能相關課目為主,而電廠職前訓練則多為現場實作,藉由與資深老鳥見習機會多多吸收實務經驗,而經由這前後長達一年的焠鍊歷程,呂世義與同學們也正式開啟台電人生涯新旅程。
實際上,工作訓練結束後,大家都等當兵,呂世義當年10月17日前往陸總部72通信兵群報到,那時,大漢營區長官經常要求閱兵分列,訓練日子很操,但部隊中許多軍士官為金門人,互動不錯,鄉情成為最大慰藉,當兵期間二次新年都可返鄉,第一次是搭船,第二次則搭飛機,都讓他回味無窮,退伍後,呂世義再次回核二廠報到。
核能發電廠比一般電廠更精密,部門更複雜,就呂世義個人而言,他在核二廠服務概略區分為二階段,首先在運轉部門服務約15年,由於是站在第一線,面對精密設備,常自我要求專心工作,並注意職場互助合作,因為若操作疏忽造成跳機,常會影響服務品質,相對社會壓力大;另外,由於機械24小時要運轉,常有輪值大夜班機會,夜間值班更得守崗位。若是碰到颱風天,受氣候與海水等因素影響造成跳機與停電,常讓人疲於奔命,壓力也很大。
第二階段時,呂世義調到材料管理部門已有7年,負責備品管理,雖然純為後勤管理,不用輪夜班,也沒有第一線壓力,但核廠備品可謂電廠命脈,因全部仰賴國外進口,且須經過美國相關核能機關認證,申請進口手續嚴謹,報關時更要注意相關細節,同時管理上要精打細算,俾為公司節約費用。由於現在社會民眾都在用放大鏡看核能電廠,所以,做什麼事幾乎都是要戰戰競競。
呂世義負責備品管理時,因向國外採購材料,常接觸到進出口業務,在辦理出入境手續時,不論海陸空運,都牽涉到貨品出入境相關法規,為了充實本職學能,他到崇右技術學院就讀國貿系,白天上班,晚上讀書,重拾課本辛苦三年,也讓他在工作上更加專業,金門子弟做什麼都勤勞認真,因而讓他相繼獲得模範勞工與核能運轉優等人員獎,呂世義努力工作再三受到肯定。
呂世義自高職畢業,再到台電受訓,歷經分發、當兵、娶妻生子等系列階段,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除家人與同單位員工外,實在難以天天連絡。幾年前,蔡水棟在籌組台電金門人同鄉會時,即在各單位找一位負責人連絡,呂世義從籌組發起,二次籌備會等,都義不容辭的參與其事,台電因所屬單位遍及全省,每個部門都有金門鄉親,要全部連絡到實在不容易,雖然經過重重困難,終將鄉團籌組立案,大家不僅體會到鄉情的溫暖,更體驗到團結力量大。
離鄉將近三十年,呂世義始終心懷故鄉,台電給他一個溫暖的家,而他每年都會帶著妻小回到原鄉探望老人家,故鄉最讓他懷念的不僅是這份親情,悠閒的生活步調,如同那料羅灣的浪花,始終讓他終身難忘。
(台灣金門人同鄉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