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旅台鄉親系列專刊》洪炳和精進好學台電人敬業樂群
五年級生,老家烈嶼青岐,目前定居台北的洪炳和,金門中學畢業後,成為台電首度到金門招考的第一批學生,自此,異鄉成家立業,情牽台金兩地,開啟首批台電金門人打拚序幕。
洪炳和家有五兄弟與二姐妹,母早逝,務農捕魚又身兼母職的父親,拉拔一家大小備極辛苦,洪炳和高中畢業時曾想效法大哥投筆從戎,可惜身受其苦的大哥不捨他投考軍校,至未能成行,剛好台電公司到金門高中招考學生,洪炳和心想「不如先到台電工作幾年賺些錢再去唸大學,也是個不錯的方案。」
當時,金門中學高中部與高職部尚末分立,台電預計招考80個員額,區分兩個班,高中部配額20人,高職部學生60人,由於很多人不了瞭解全般情況,所以實際報到人數47人中,高中部僅有4人。初次離開生長地方,即將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洪炳和內心五味雜陳,有些不捨,因家人都已先遷台,又十分期待和大家見面。
7月1日報到時,金門學員本要到桃園虎頭山受訓,因開班人數不足,參與配電服務班訓練的18人就被打散分到已開訓的班隊,洪炳和等9人分配到台中接受為期半年的基礎訓練,直到12月中結訓。由於事先知道結訓係按成績與志願分發,由於想要再進修讀書,他加把勁獲得好成績,並如願填選台北。
洪炳和分配到台北市區營業處,先從基層技術部門做起,前半年跟著資深員工學習,考核後正式雇用。由於注意安全對電氣工作非常重要,公司對安全事項一直都非常注意,在實務操作中,不論是爬電線桿或下人孔,常叮嚀員工緊守安全規則,而這批由金門前往台電的新生,也都兢兢業業投入職場。當時,有位老班長王傳宗,係日據時代即服務台電的老師父,對他們要求嚴格,熱心指導,分配工作,而洪炳和等也很認真學習,為人處事都以王班長為榜樣,也因為這樣,第二年有金門來的學弟,其他工作班班長也都搶著要人。
1985年4月,洪炳和當完兵回到台電,洪炳和由修護課調到線路課,他一本初衷,在職場上克盡責任。為了充實自己,1986年,好學的洪炳和考上文化大學城區部資訊系,就這樣白天上班,晚上讀書,辛苦五年,終在1991年畢業。早期,台電內部亦設有進修管道,在台北工專開辦專科班,提供具相當服務年資的員工進修,這個難得機會讓洪炳和心動,他再次準備考試,1992年5月終於錄取,再次接受1年9個月的密集課程, 1994年3月份結訓,依成績重新分發,他再次回原單位,不久即調升職員。
1993年,他趁著專科班為期一週的假期結婚,老家花蓮的太太則在私人公司上班,租賃房子共組甜蜜家庭,辛苦兩年後,他們也買下專屬自己的窩。回想高二時,全家人都遷台灣,後來,年長的父親回金門養老,成家立業後的洪炳和,隨著小孩出生與成長,夫妻心中重心都放在小孩身上,同時也常定期抽空返金探訪老人家,近十年來,台電有許多鄉親調回金門,洪炳和考量到搬家是屬於全家人的事,因孩子在讀書,老婆在工作,也就不作他想。
洪炳和回想初到台電時,金門孩子都很務實認真,優秀表現都深受長官肯定,因此,後面每年都緊接著有許多金門學子相繼到台電報到,由於台電各區處漸漸有許多金門鄉親,樸實認真的金門人都帶給長官好印象,隨著好評價與好成績,「金門人」彷若成為台電人中的一個指標,洪炳和初期雖然沒有那感覺,但隨著長官再三肯定與嘉勉,以及同鄉學弟在話語中的鼓勵,讓始終把工作視為良心事業的洪炳和更加努力,不僅獲得台電模範勞工榮耀,同時也晉升為台電松山服務所主任。
洪炳和同期同學,現為台電金門人同鄉會理事長的蔡水棟,早期即有籌組金門同鄉社團構想,但因台電單位多,區域廣,人員掌握不易,1986年蔡水棟開始投入台電工會勞工運動,藉由這管道慢慢連結許多金門鄉親,先在各單位找熱心人士協助會務連繫,並經由25年漫長的醞釀期,以及數年籌備歷程,2012年8月26日終於如願成立,這當中,洪炳和為家鄉事也都投下無數心力。台電金門人同鄉會成員眾多,清一色為台電員工,每次聚會濃郁鄉誼無限洋溢,超強凝聚力常讓洪炳和感動,能夠為鄉親負出心力更讓他感到驕傲。(台電金門人同鄉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