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學海無邊地緣作岸浯島如山鄉誼為峰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延宗。
點閱率:973
字型大小:

金廈首航開啟兩岸小三通序幕,各項政經文化交流頻仍,也帶給兩岸鄉親豐富的生活體驗。近二十餘年來,國內推動終身學習不遺餘力,大學設校廣開方便之門,致使終身學習浪潮更加熱絡,並帶給國人豐富的知性之旅與人文享受。而隨著兩岸開放與交通便利,金門鄉親前往大陸各地參與研習與進修者眾,最為特別的便是鄉親們前往福州師範大學進修,在知識之外,還融合著鄉情,顯得格外珍貴,而促成這個進修動力的關鍵人物便是陳慶元教授。
祖籍金門的陳慶元教授,熱愛古文學,熟讀金門縣誌,曾擔任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會長,前後返金計十餘趟,或帶領同鄉返金參與鄉團活動,或參與原鄉學術研討會,對於原鄉金門有股化不開的濃烈情誼。陳老師於1982年回到母校福建師範大學教書,2002年同時接手文學院院長,多次受邀赴海內外各地講座,也曾以學者身分,赴台參與多種學術會議,或擔任東吳大學、中央大學客座教授。目前,海內外指導與培養博碩士研究生,已逾120人。2000年,開始招收台籍博士生,縣籍俊彥施志勝是首位金門籍的學生,也是福建師範大學第一位縣籍博士。
兩岸大學招生都以學校學系招生現行作業程序,台籍學生每年隨同港澳學生於香港參加入學考試,有心報考的金門鄉親則是前往香港參與筆試,而就讀福建師範大學者則以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居多,自施志勝成為陳教授第一位縣籍學生後,歷年錄取的金門鄉親都是現職社會人士,分別任職台金地區公家單位,教育機構,與民間企業,也都是關懷家鄉的縣籍菁英,進修博士不論是意在深化個人知識與才華,或是擴展平日興趣與熱愛,或為提升人生階段性目標,大夥伴也都兢兢業業的作學問。
陳老師對於指導與培養的博碩士生,除同兩岸大學般重視學術研究,指導學生勤作學問外,同時強調品德修為,期勉大家在同鄉情誼外,砥礪同門師友情感,而對於來自原鄉金門的入門弟子,在學術淬煉與品德修為之外,更多了份血緣與地緣的關聯和養分。而這些來自故鄉的學生,大都擁有豐富社會歷練與生活經驗,研究主題琳琅滿目,與金門相關課題也佔頗重比例,顯見大家對於家鄉金門總是充滿熱切人文關懷。
2000年翌年,金廈開啟小三通序幕,時任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副會長的陳老師,首度返鄉即是陪同離鄉半世紀方才得以返金的年長前輩,看到一幕幕熱淚盈眶的景象讓他更加珍惜這份原鄉情懷,其後會長任內,他不僅多次率領定居福建的鄉親返金探訪與交流,也曾參與旅台金門同鄉會聚會活動,而不論是受邀赴台講座或返金參與盛會,陳老師都會利用空檔師生溫馨聚會,進行學問的鍛造與鄉情的互勉。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陳老師帶領學生勤做學問,也鍛鍊鄉誼,原鄉情懷加分,增益人文養分,愛鄉愛學問,師生樂融融。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