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鷹展翅英雄不老愛護疆土金門之光
繼1949年前後陣陣從軍報國浪濤後,近一甲子以來,由金門到台灣,一股股遷移浪濤相繼湧進湧出,金門青年如浪潮般離鄉背井,前往各軍事院校就讀,成為股股浪潮中美麗浪花。
歷年來,金門青年從軍報國最典型的學校便是第三士官學校,而全國軍事院校中最為代表的則是陸海空軍等三軍官校,受到戰鬥飛行員等養成教育嚴苛條件,入學甄試則以空軍官校最為嚴格,因為飛行官養成花費相當可觀,完成成熟戰鬥機飛行員就要超過數億,不僅訓練不易,成本頗高,但在百煉成鋼之後,不僅成為國之干城,優秀戰鬥飛行員行止都備受矚目。
目前,空軍軍事院校除了空軍軍官學校外,還有由通信、機械等整併合成的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兩校分工合作,共同培育出空軍部隊各項專業與精密科技人才,與鍛鍊出神入化的戰鬥機部隊,及無所不能的後勤部隊,得以在萬里空際捍衛國土,保護人民。
但飛行官等基礎訓練與養成教育還是全權由空軍軍官學校負責,位居岡山的空軍軍官學校,在四年制正期班外,還有飛行常備軍官班,招生對象則以大學(含)以上畢業者,經由105週訓練,完成軍官養成教育與專業專長教育,畢業後授予空軍少尉官階,也是有心一圓飛行夢者的多元途徑。
金門青年投考空軍軍官學校,期別最早的當為張家生,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管理博士與空軍少將身分,顯示著他的博學多才,退伍後先任臺北市政府資訊處處長,現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雖然未參與飛行行列卻成就非凡。再來是1978年班的盧光復將軍,奉獻個人青春歲月,服務空軍防砲部隊績效卓越深受肯定,為人處事也是後勤老弟景仰的楷模。
歷年來空軍軍官學校畢業,縣籍俊彥成為飛行官者,首推1979年班,曾任金門空軍基地主官,主飛運輸機的鄭永富上校,而金門第一位戰鬥機飛行官,則是1980年班,主飛F-5E/F型等戰鬥機,曾任金門空軍基地主官的吳承文上校,其後相繼有陳望道、陳福水、葉可俊、薛傑、汪建勳、蔡章鑫與楊肅祺等,他們或主飛戰鬥機,或是主飛運輸機,軍旅期間也為國家奉獻心力,退伍後,有的貢獻專長,轉換跑道,任職航空公司。
空軍飛行官執行任務勇猛頑強,奮戰到底,常給人英俊挺拔的英雄形象,而他們一言一行常都展現軍旅人生最帥氣、最美麗的一面,而背後堅強奮鬥,則充滿不足為人道的辛苦與風險,為了效忠國家,保衛疆域,他們始終抱著「有我無敵,冒險敢死」之精神,振翅雙翼,擔起維護民族興亡重責大任,實在令人感動與敬佩。
2014年10月21日駕駛AT-3型機執行雷虎小組特技訓練科目時殉職的空軍中校莊倍源,即是南投金門同鄉會常務監事莊榮華與東堡溝鄉親楊婉雪夫婦的愛子,莊倍源捨己為人情操與英勇義舉,台金鄉親都致上最高敬意,莊父說:「莊倍源沒有丟金門人的臉。」並以兒子為榮,卻也說明著飛官任重道遠,奉獻犧牲的精神,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