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文捍衛家國凌雲御風伸壯志
四年級生,老家何厝,目前定居北台灣的吳承文,由原鄉浯島到福爾摩沙,由浩瀚大地到萬里晴空,歷經八二三砲戰等悠悠戰地歲月,到成為翱翔天際捍衛國土之干城,不論時空如何,吳承文由高空俯瞰大地,最美的地方始終是浯島金門,祇因為他對家鄉懷抱一份濃濃的情誼。
何厝是太武山麓斗門溪附近自然聚落,附近廣曠的田野深烙著吳承文小小足印,當家人在農忙時,他或是協助耕稼,或牽牛到田野吃草,或拾取草木作為柴火,勤奮生活,讓他鍛鍊一身好體力,由小學到高中,往返學校與家中時,都會路過環島北路旁54反空降堡,並與碉堡內防砲部隊的阿兵哥成為好朋友。
金門高中畢業前夕,正思考著未來之路如何行時,正逢總統蔣公過世,舉國青年興起從軍潮,而戰地小孩對於英勇國軍本就多懷著一份崇敬的心,從小刻苦勤奮的吳承文也興起從軍報國的念頭,加上54堡內熟稔的防砲士官見他身強體壯,再三鼓勵他報考空軍官校當飛官,他心想就讀軍校既可完成學業,又可實踐自已抱負,實在一舉多得,更加堅定從軍報國意願。
1976年金門高中畢業,吳承文與二十餘位同學報考軍校,由於空軍官校入學甄試比一般軍校嚴格百倍,除了學識能力外,對於體格檢定與視力要求極其嚴格,幼年即常在田野耕作,鍛鍊一身好體力的吳承文順利通過各項考核,正式踏進空軍軍官學校大門,並成為金門高中歷屆畢業學生中,第一位飛戰鬥機的金門子弟。
當年,空軍官校正期學生班已開始採行大學科系教育,均為理工組,同學們升二年級後編入航空通信電子、航空機械,防空砲兵等三學系,三學年修完全部學分,主要係學習與飛行有關的各種課程,升上四年級,經體檢合格後,再專心進行飛行實務訓練,這個階段得歷經重重考驗,考核著學生個人體能、智能、毅力、耐力、飛行操作與應變能力等條件,是否能夠成為真正的飛行員。
吳承文先參與機種PL-1(介壽號)等三種機型的飛行訓練,再參與模擬天候不佳,視線不清時的「儀器飛行」訓練,及接受完全以目視為主的「性能飛行」訓練,通過基礎訓練,再執行飛行噴射教練機,按部就班完成飛行員養成教育。吳承文回顧訓練初始,百來位同學經過重重考驗後,許多同學半途中遭受淘汰進入地勤,僅有四十餘位通過飛行官考核,當中又有十餘位分配到空運機隊,同期真正成為戰鬥機飛行員者比例甚低。
1980年,吳承文空軍官校畢業後,由擔任飛行官開啟軍旅生涯序幕,並相繼進行完整的學經歷程,他英勇執行勤務,台東基地任內負責東部海空域戰機巡弋任務,並兼施母校畢業學生受完教練機訓練,準備飛二代戰機者,予以進行戰機前置轉換機種訓練,授業傳承兼併,同時又擔任飛機試飛官,實在仁者多勞。2007年,他更爭取返回金門服務,成為繼金門籍學長鄭永富之後,主掌金門空軍基地的第二位縣籍主官,而當時政戰處長翁文彥也是金門鄉彥,在家鄉一年半時間,吳承文與鄉親敦親睦鄰工作相處融洽,又協助金防部辦理許多軍民聯誼活動,成為他軍旅中最難忘的一段回憶。
空軍為科技軍種,戰鬥飛行員執勤任務繁重,做為另一半的牽手,常得擔當極重大的心理壓力。每年都會抽空返金的吳承文,在老同學介紹下,認識家住山外,曾經營遠東書店的縣籍姑娘李玉盞,兩人進一步交往後,1983年,吳承文與牽手步上紅毯彼端,如同千萬個軍人太太一樣,夫唱婦隨,丈夫調那兒服務,妻子就跟著到那兒生活,認真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讓吳承文服務軍旅時無後顧之憂,在她細心照顧下,小孩如今皆畢業,並有穩定工作。
2008年,吳承文軍旅服務屆滿二十八年退伍,曾轉往學長經營的英文補習班工作一陣子。如今,小孩都不用夫婦兩人操心,正可好好享受生活,經常與軍旅老友定期出遊爬山,或與舊時老同學聚會。對故鄉金門始終懷有一份深情的吳承文,每年都會返金一、二趟,回顧軍旅期間,祇要是得知同單位有來自家鄉的夥伴,都會主動與他們聯繫與互動,金門高中畢業赴台至今,不僅是目前台北住家附近有陳復寶等諸多老友當鄰居,拜網路暢通之賜,昔日金沙國中、金門高中同學也一一聯繫上,並時有聚會,共話家常。
凌雲御風把志伸,迴旋空際千萬里,對吳承文而言,飛行生涯是一段珍貴又驕傲的歲月,如今,告別軍旅,回歸平淡生活,鄉情與好友,則讓他退休生活更加精彩,也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