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清音─南管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澤岡。
點閱率:1,696
南管音樂,也稱「南樂」,據歷史學者考證,其歷史淵源可推至唐代。在地形相對封閉的閩南地區,這種樂音被保存下來,而有中國音樂藝術「活化石」之稱。而南管音樂傳入台灣,約是明代以後的事。
南管又稱「千載清音」,風格純正典雅,意境深邃。在寺廟、古厝等富有人文氣息之地,常有南管的演出活動。相比於其他傳統音樂,南管與古琴、崑曲有較多共通點。南管與使用北方樂器及近代北方官話的「北管」相對。根據樂器編制,可分成上四管和下四管。2009年,南管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而由於中國大陸歷經文化大革命的破壞,目前保存於金門、台灣的南管,反而更「原汁原味」。
而本週鄉訊我們要訪問的人物,便是20多年前曾在金門中、小學推廣南管與鼓吹樂,對金門傳統音樂貢獻良多的中央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李國俊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