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人物》 陳德順─創業唯艱苦盡甘來、以整修活化金門同鄉會館為使命
年籍:65歲、金沙鎮洋山人
現居:高雄市三民區
學歷:何浦國小、第三士校、高雄鼎金國中、高雄高工
經歷:利達包裝材料企業行負責人、高雄市金門同鄉會第14屆理事長
陳德順老家在金門縣金沙鎮洋山,家有5兄妹,他排行老二。
因家境不好,他從小要幫父母早晚牽牛放牧、下海網捕抓魚去賣,還要幫忙下田澆菜除草犁田。每天從早忙到晚,根本沒有想過得要去就學。
由於國小是義務教育,直到警察找上門,查問陳德順怎麼沒去註冊入學?要追究父母責任時,陳德順才被帶去何浦國小,從3年級插班讀起,這時他已14歲,足足晚其他同學6、7年入學。
奇怪的是,他晚入學,而且放學後及假日仍需要幫忙種田放牛,沒多餘時間念書,國小成績卻不差。陳德順說,可能是他比同學年長,晚就學卻比較開竅懂事,又較珍惜念書機會,所以學習成績反而較好。
當兵學到裝甲機械、電機修理專長
國小5年級那年,陳德順考量到若去當兵,家裡有安家費與眷糧(白米、麵粉、食油等)可領,水電半價,除可減輕父母負擔,並能幫助弟妹就學,他就輟學去報考金門第三士校第七期,被選入裝甲修理班,班上共25名同學。
陳德順說,士校受訓時間1年,結訓後他分發陸軍裝甲兵,駐地在金門陽翟的裝甲兵連,他擔任該連裝甲車保養組士官組長。負責維修保養十幾輛M24戰車。
軍旅3年期間,他摸透裝甲車性能及各部零件,也因職務需要,趁便報名軍中大型車輛駕駛訓練班,順利考取大卡車駕駛執照。但是日復一日的戰車維修保養工作做久難免無聊,雖然假日可外出回洋山探望父母親,工作輕鬆壓力也不大,但他無意繼續留營,起意到臺灣闖看看,所以3年役滿,他就辦理退伍,一個人搭「開口笑」登陸艦,來到高雄市謀職。
經由裝甲連台籍軍中同袍介紹,陳德順最初去當房屋油漆學徒,每個月薪水僅5千元台幣。3年後,因持有服役時考取的大貨車駕照,他改行應徵貨運行當大貨車駕駛,開大貨車在台灣南北各地載貨,月薪1萬8至1萬9千元。這段時間,經由友人介紹,陳德順還兼營養兔場當副業,所養3、40隻種兔,專門抽取兔血供應給醫學研究機關,收入也不錯。
陳德順開貨車載貨至各工廠或公司行號,卸貨與公司人員聊天及自行觀察,他發現一個他可以利用軍中所學專長,藉以創業的契機,那就是廠家出貨時,都得用上包裝貨品的綑綁機器及繩索膠膜等耗材,陳德順的維修裝甲器械的專長剛好派上用場,因此他結合貨運及包裝器材業,成立「利達包裝材料企業行」。公司營業項目包括全自動打包機、真空機、綑結機等包裝機器及包材販售、維修,而且一貫作業,由自家貨車幫客戶運送到府,客戶群包括金紙、食品、海鮮等類商家,台中豐原、后里一帶的劍蘭、香山百合花農曾是最大宗。而後公司營業規模日益擴大,廣及南部與屏東地區。金門的天字號貢糖店、金紙店、料羅的船務公司等,也有他供應包裝機及耗材。
29歲創業維艱,感念愛妻相助
民國71年、陳德順29歲時創立公司,當時國內外景氣大好,各行各業蓬勃發展,陳德順趕上好時機,卻沒有雄厚資本當靠山。他必須量入為出,從小客戶入手到爭取大客戶訂單。創業維艱,他與妻子黃錦綿(西園村人)每天一早就得要煩惱籌不出水電費、房租錢、吃飯錢等開銷,而且結婚不久老婆就懷孕,夫妻倆為守住剛起步的家業,省吃儉用,從早忙到半夜,其間辛苦備嘗,至今回憶,陳德順仍難免感慨唏噓不已;為此,他很感恩妻子與他白手起家,一起攜手走過那段苦日子。
現在公司營運上軌道,營業項目主要是批售各種膠帶、自動捆包帶和PE自動結束帶等材料,也承接各種廠牌包裝器材的修理服務。他並自行開發出綁花專用打包機,多種包裝技術也是自行摸索研發,在這行業站穩了腳步。
陳德順的兒子也加入,幫忙店務及開貨車載貨,父子同心擴展事業。陳德順妻子黃錦綿則負責公司會計業務。
來台後,晚讀小學的陳德順力求上進,他繼續完成國中學業,而且考上高雄商工電腦修復及資訊科進修。陳德順說,電腦資訊等科技新知,讓他跟得上時代腳步,並協助他在包裝器材的維修技術更升級,省掉得花錢委託他人的修理費。
落腳高雄市40餘年的陳德順,約15年前開始參與高雄市金門同鄉會,歷任監事、常務理事等職務。去年6月24日,高雄市金門同鄉會舉辦第14屆第1次會員大會並改選理監事,陳德順獲高票當選理事長。
盼修建高市金門同鄉會館,恢復昔日榮光
陳德順表示,金門在軍管時期,台金民航機未開航前,從金門料羅港或新頭碼頭搭軍艦到高雄港,是金門居民往返台金的唯一交通選擇(軍機非人人可搭),而高雄市金門同鄉會當時扮演提供船位登記、暫時住宿及急難救助等服務,諸多上了年紀的金門鄉親都有在高雄市金門同鄉會館寄宿苦等船班的經驗;一路走來,高雄金同會與鄉親一同成長,也累積難忘的共同溫暖記憶。
就他所知,位於高雄港舊13號碼頭附近的高雄市金同會會館,是民國61年當時軍派縣長撥用縣府基金補助360萬元,加上同鄉會募款以及海內外各地金門鄉親踴躍捐輸,才得以承租國有地興建會館。當年4月9日並成立第一屆的高雄市金門同鄉會。
歷經人事更迭歲月交替,同鄉會館目前一樓出租給人當音響器材等倉庫、2樓為同鄉會辦公室、3樓邑主城隍管委會與數個房間、4樓自民國72年起,安座由金門邑主城隍分香來高雄的浯島城隍爺,每日由專人上香祭拜,一直是旅高金門鄉親的信仰寄託。
唯高雄市金門同鄉會會館建築已老舊且屋頂漏水嚴重,外牆磁磚斑剝脫落,頂樓的涼亭、水泥儲水槽承載過重,各樓層玻璃窗框毀損甚多,必須籌資外牆拉皮及進行大規模內部防水重建等整修。
陳德順說,他在參選同鄉會理事長之前,就一直思考如何為高雄市金同會找出新的定位。他認為同鄉會是因鄉親而存在,凝聚鄉誼、團結互助是會務的核心價值;而整修富有歷史意義的同鄉會館、活化會館是新接任全體理監事的重要使命;也會是旅高鄉親共同的願望。
所以在本屆會員大會經提案,因應會館整修,每名會員酌收500元列入專屬「會館修繕」專戶,獲會員同意通過。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長李台山深表認同,率先捐2萬元,黃耀民秘書長也捐1萬元拋磚引玉,並呼籲鄉親共襄盛舉。陳德順也積極尋求金門縣政府與各界經費贊助。
活化會館部分,陳順德認為高雄市金門同鄉會館有一段「早年金門人在此借宿等候返鄉軍船的鮮活歷史故事,有說不盡的悲歡離合往事」,他構思打造一間回復舊貌的候船住宿房間,可讓鄉親追憶當年候船及鄉親們住宿於會館的種種舊事,作為文化資產,未來有金門學子造訪,他願意親自導覽,讓年輕一代了解家鄉父老來台打拚的艱辛。
「如果能籌到足夠經費,也打算將原來候船住宿的房間改造成鄉親住宿所。當然,這是很艱鉅的工作,我們會一步一步來!」
陳德順以整修、活化富有歷史意義的高雄市金門同鄉會館為使命,他也盼母縣政府不吝撥給經費支持,活化及延續戰地政務時期金門人往返台灣,暫時落腳高雄的重要交通連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