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人物》 辛炳巍-窮家小孩翻身補教界菁英、傳愛與利他主義締創三贏
年籍:41歲
現居:台北市
學歷:莒光國小、中正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中、中國文化大學
經歷:台北楊基教育機構負責人、中正國小101年度傑出校友、金城國中第27屆傑出校友
金門窮家小孩,在金門新合源五金行吳清安夫婦的協助與鼓勵之下到台北重考大學,考上大學的首筆學費幸有兄姐幫忙籌湊,他28歲就賺到人生第一桶金,30歲創辦揚名兩岸的楊基教育機構,也成為廣受歡迎的青創楷模演講名人。
曾發病危通知,改變賺錢第一的人生觀
「家裡窮,長大就拚命想辦法賺錢,28歲賺到人生第一桶金,34歲圓了在台北市買房子的夢……」。記者與辛炳巍的訪談,從他怎麼賺錢致富開始。
「但也在創業第4年,全力衝刺補習班事業時,突發血壓、血醣飆高,被送進加護病房,醫生還發出病危通知。在鬼門關前走一遭,把我嚇壞了,因為那時剛結婚不久,有一歲幼子,妻子並懷了第2胎,我走了,她們母子怎麼辦?這場急重症,也讓我深刻反省,如果我走了,除了創業有成、會賺錢外,能留下什麼給他人懷想…」。
辛炳巍說,在加護病房住了5天,病危噩耗如青天霹靂,霎時人生從彩色變成黑白。所幸老天恩賜,給了他重新再思考人生意義的機會,並改變事業經營方式,朝分享與利他主義發想,扭轉賺錢第一的人生觀。
辛炳巍高中畢業後,體重節節升高,最胖時110公斤。34歲發病時他只覺身體不舒服,去新店慈濟醫院急診,一量血壓220幾,抽血檢查血醣竟飆高1000多,醫師把他送進加護病房,並一度發出病危通知。
但辛炳巍奇蹟式於5天後,自己走出加護病房出院。雖慈濟醫師直接認定他罹患糖尿病,並開藥開他。辛炳巍不想一輩子吃糖尿病藥,他轉去馬偕醫院看診,醫師仔細檢查後卻告訴他「你沒事啊,也不用吃什麼藥了。」辛炳巍形容「像中了樂透」,他如釋重負,對人生看法,也徹底改變。
勵行「垃圾桶哲學」,奠定成功基礎
辛炳巍金門高中唸的是成績最差的班級,有次上課打瞌睡被老師罰站,老師還要全班「記住這位同學,他將來一定會是全班最沒出息的。」辛炳巍自尊受辱,暗自立誓:一定要全力打拚,讓人刮目相看。
他就讀中國文化大學應用數學系大一起,就在補習班打工賺生活費及學雜費。大三時在大型補習班當導師,每月收入七、八萬元。甚至當兵休假時也放棄玩樂,趕回補習班打工授課賺錢。
辛炳巍勵行「垃圾桶哲學」,他任勞任怨,別人不想做的苦差事都挑起來幹,連難得的農曆春節也不回金門過年,留在補習班穿軍服、綁頭巾,帶重考生喊口號,激勵學生作最後衝刺。
他全心投入,熟稔補習班招生、教學、營運與管理,先後受到補教界名師劉毅、吳岳及張錦文夫婦的賞識器重。辛炳巍把學生當自己弟妹照顧,贏得學生信任,補習班業績鼎盛,27歲就被賦予重任,全權管理台北火車站前一家補習班,一年營業額上衝億元。28歲時,在台灣升學競爭激烈,補習班經營仍火紅年代,當補習班班主任的辛炳巍躋身千萬年薪行列。
分享與利他主義,傳愛助人
民國97年,辛炳巍30歲時,秉持要設立「最頂尖、最溫暖、最讓人感動」的補習班理念,他在台北市景美區景華街創立「楊基教育機構」。
他自行設計補習班裝潢格局,以紅色為基調,讓學生有「回家」的感覺。並醒目懸掛「萬貫家財三頓飯,千間房屋一張床。」、「積玉積金先積德,問名問利先問心。」、「做對人有幫助的事,把愛傳出去!」、「做人必須要學會:一、不計較。二、學會吃虧。三、做事圓融。四、不要欠。五、與人為善。」等警世名言勉勵學生,也自我反省。
門口廊柱則高掛他父親生前告誡他的警語:「做人要勤勞、要老實、不要貪心。」
辛炳巍以「讀好書、做好人;楊基心、父母心」為辦學理念,打造楊基為以「人」為本、以「家」為核心價值的補習班。他經常勸誡學生不僅要「把書讀好」,更要「學習如何當一個好人」,培養孩子在課業上,還有品格及生活態度上的健全發展,希望可以做更多「對人有幫助的事情,讓愛繼續傳出去」,這也是楊基的營運宗旨。
教學管理上,辛炳巍要求員工「互助、互愛、互敬」。8年前開始,他每周一必親自寫一封信給員工及學生,並要學生帶回家親子共讀,信中除抒發他辦學理念,還有各種待人處事的心得分享,期盼學生與家長能相互影響,發生「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孩子給父母最好的禮物是榮耀。」之潛移默化效果。
創業第4年,辛炳巍度過在加護病房生死關頭難關後,他改變自己的生命價值觀,也調整補習班經營策略,把原本完全獨資經營的補習班,變為共同合夥制,將大半股權分享給員工。
辛炳巍說,這樣的「分享與利他主義」思考,讓事業夥伴能安居樂業,幸福的工作,也有能力買車買房、結婚生子,楊基員工更有向心力,在良性競爭環境下,教學品質提升,學生也受益。也讓楊基教育機構成為台北市文山區號召力最強的補習班。
目前楊基教育機構有專任或兼任老師等員工一百多人,有專營小學、國中、高中補教及與日本業者合作的一對三教學等4個品牌、8家補習班。在台灣補習業因少子化及普設大學關係而逐年萎縮之際,楊基卓越的辦學績效,被大陸與台灣業界評價為「在台灣培訓業一片哀嚎聲中,還堅挺直上雲霄的補習班。」
青創楷模,大陸補教業競相參訪觀摩
辛炳巍成功朝「打造楊基成為中小學資優教育實效的第一品牌」目標邁進,他不同於傳統升學補習班的經營理念及實績受到兩岸補教業界矚目,這幾年每年有上百家大陸教育機構慕名來參訪楊基教育機構。他也受邀至北京、上海等地演講,面對三、四千人的會場,他毫不藏私的講授創業以及重病之後的利他主義人生觀,內容精闢精彩,受到熱烈歡迎。
105年5月31日辛炳巍首次回父門,在金門大學演講「一堂價值千萬元的課-做自己人生的執行長」。後來也應邀在金門高職與金門高中演講,今年3月9日於「兩岸青年創業論壇暨青年市集」活動演講「創業跟你想的不一樣-- 從金門到台灣的創業歷程」。5月19日並應金門青商會之邀,將在金大體育館李永貞講堂演講「你就是名牌」,為轉導青年創業建言。
辛炳巍認為「演講是用生命影響他人的工作」,每回演講他都做足準備工作,將自己所學、所知、所做等人生歷練毫不保留傾囊相授,讓聽者感動。在金門的演講報酬,他都婉謝,並請主辦單位轉贈金門家扶中心,略盡回饋家鄉心力。
人不忘本,組織迎城隍「打花草」藝陣紀念父親
辛炳巍小時家窮,住金城鎮南門里天后宮附近一棟父親幫落番客代管的古宅,屋中沒浴廁,得用屋外的茅坑。他家有7男2女共9個兄姐,他是老么。父親辛金土人稱「粗腳仔」,做粗工維生,與母親楊水英均不識字。
辛金土於民國96年去世,隔年辛炳巍在景美創設「楊基教育機構」,他將父親教誨他的「做人要勤勞、要老實、不要貪心。」作成看板掛在門前,紀念父親,也當作學生人格教育教材。
金門每年農曆4月12的迎城隍盛典將屆,由於辛金土生前曾是南門歌仔戲班成員,與前南門里長、城隍廟主委楊耀芸及馬家麵線老老闆馬根壽都曾是七爺、八爺將軍會成員,也是迎城隍的南門境「打花草」遊藝隊伍要角,今年辛炳巍除提供700件印有「人不忘本」的T恤給南門境與城隍廟隊伍,並發動兄弟朋友,組成「打花草」隊參與迎城隍,以傳承這項特殊民俗的方式,紀念曾活躍於迎城隍藝陣隊伍中的父親。
人不忘本、飲水思源。辛炳巍以實際行動紀念父親,也回饋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