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人物》 邱聖凱-音樂開啟第二人生、慢飛天使散播歡樂能量
年籍:22歲、南投埔里出生
現居:臺中市南區
學歷:臺中特殊教育學校、南開科技大學多媒體動畫系3年級
經歷:南投縣、臺中市、新北市、苗栗縣、彰化縣、金門縣等街頭藝人證照
「當上帝關了一扇門,必打開另一扇窗。」
患有中度智能障礙以及妥瑞氏症的邱聖凱,大學一年級下學期開始當街頭藝人,他在街頭或各項展演場合勇敢的站上臺吹奏薩克斯風,雖賺取的打賞費微薄,但他慢慢掌握靠自己能力,獨力自主生活的機會。
邱聖凱學習樂器要比其他人費勁千百倍;他吹奏的樂音也許並不順暢流利,不過他一個音符一個音符認真熱情又用心的吹奏,讓聽者都感受到他的率真與努力,而不吝給予掌聲鼓勵。
在他背後永遠支撐他的,是來自金門縣烈嶼鄉的母親林麗枝。
國中遭霸凌自閉,音樂讓他變陽光
因有在國中遭同學霸凌欺侮的陰影,邱聖凱怯於出門,畏懼與人群接觸,到搖身翻轉成為眾人焦點的街頭藝人,背後有感人熱淚的奮鬥故事。
邱聖凱母親林麗枝(53歲,烈嶼雙口人)說,聖凱唸國中時,因為構音障礙,發音與表達有點不清楚,不時遭受同學嘻笑欺侮霸凌,甚至曾經被同學強迫吃泥土、用橡皮筋彈射、還曾被關進廁所羞辱。在學校遭同學霸凌,未見校方適當調處,讓聖凱對上學視為畏途;他不僅對自我產生懷疑、也失去自信,假日、寒暑假都寧願躲在家中,不願意出門與人群接觸。
雖查覺聖凱對上學意興闌珊,失去熱情,每天都不太想去學校的樣子,但因聖凱絕口不提學校的事,林麗枝不知道兒子在學校被欺凌。直到有一天一位3年級學生家長在賣場仗義直言,向林麗枝說出聖凱遭霸凌,聖凱才情緒爆發號啕大哭,道出在校受的委屈,並要求轉學,不過當時已國中3年級而作罷。
林麗枝滿心不捨的說,聖凱在埔里一出生,就診斷罹患心室中膈缺損症,急送臺中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救,在醫院住院治療一個月脫險。在他滿一歲前,幾乎都在來回醫院診療度過。因為聖凱心室中膈缺損引發支氣管炎,那段時間林麗枝幾乎都是坐著,讓聖凱趴在她身上睡覺,隨時注意聖凱呼吸不順情況,非常辛苦。
天下父母心,基於母愛與虧欠心理,林麗枝最初不願幫聖凱申辦重大傷病證明,也不想讓他去就讀身心障礙特殊學校,一心把他當成與其他小孩無異的正常孩子,讓他唸普通小學、國中資源班,沒想到反而傷害了聖凱。
所幸入學臺中特殊學校並接觸音樂,翻轉聖凱人生。
先練陶笛、再學薩克斯風並考上證照
臺中特殊教育學校從民國97年起推動「街頭藝人培訓計畫」,由學校免費提供學習樂器,並外聘專業教師、助教,協助對音樂領域有天分及興趣的特教學生激發潛能,並藉由學生與家長共學機制,提升學習成效。至今已輔導28位學生考取各縣市街頭藝人證照,包括邱聖凱在內。
林麗枝說,聖凱很幸運遇到對學生呵護備至的良師。
聖凱高三時,最初由導師簡美蘭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的耐心教導他吹陶笛,雖有身心障礙,學習較困難,但聖凱勤於練習,一遍又一遍的不肯放棄,漸漸展現練習成果;加上陳蔚綺主任不時愛心鼓勵,並安排聖凱在校內外登台表演,增加面對觀眾的膽量及表演技巧的機會,聖凱因而順利考取首張的南投縣的陶笛演奏街頭藝人證照。
而後經由南投縣金門同鄉會理事林義智熱心引介聖凱去南投家扶中心和臺中市浯江金門同鄉會表演吹奏陶笛,見到臺中市浯江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林長生輕鬆自在吹奏薩克斯風,邱聖凱對薩克斯風悠揚迴轉樂音也產生興趣。林長生認為聖凱所習陶笛在街頭藝人中較為常見,薩克斯風演奏比較能吸引觀眾,主動幫聖凱介紹黃彥霖老師教他吹奏薩克斯風,而且僅象徵性收費以鼓勵他。
林麗枝表示,為增進學習效果,他們母子一起共學練吹薩克斯風,初時聖凱較跟不上進度,當她先學會吹《小甜甜》樂曲時,聖凱甚至耍性子,不想繼續練習。經黃彥霖老師耐心專業的指導,聖凱找到音感,也慢慢掌握吹奏技巧,開始興致盎然,才學吹半年,就考取新北市的街頭藝人演奏薩克斯風證照。
現在邱聖凱也成為黃彥霖率領的「台中文化局-心裡有譜樂團」薩克斯風團員,參與各項愛心公益表演,回饋社會。
林麗枝多才多藝,也擁多張街頭藝人證照
林麗枝為母則強,除了與丈夫邱建文胼手胝足,共同打拚窗簾傢飾事業,因為與聖凱母子共學的關係,手巧的林麗枝自我學習拼布勾織、布偶娃娃等製作,並順利考取新北、桃園、台中、苗栗、南投等8個縣市街頭藝人證照,邱聖凱一身亮片的街頭藝人衣著行頭,都是她設計縫製的。去年她們母子並與林長生理事長一起回金門,3人都考取金門縣的街頭藝人證照。
林麗枝說,音樂意外的開啟了邱聖凱的第二人生,讓他從過往的陰霾中慢慢走出,找回年輕人該有的自信與笑容,這點讓她最感安慰。
以前聖凱曾畏懼出門與人接觸,現在他會自己出門搭公車去書店、自己去便利商店買東西吃、會自己搭車去南開科技大學上課,這是以前無法想像的。
當街頭藝人以來,每個周末與周日,邱聖凱都有排得滿滿的街頭表演行程,他可以不看譜,憑記憶吹奏50幾首樂曲。他在大賣場的演奏,每天上午、下午、晚上要表演3場,連續吹奏薩克斯風6、7個小時,林麗枝難免心疼,但聖凱樂此不疲,都說「我不累,不累!」,還會問「媽媽,我們下禮拜去那裡表演?」
林麗枝表示,聖凱勤於吹奏薩克斯風,經由不斷反復吸、呼氣吐納,也大大改善他的構音障礙,現在不但吹奏更流順,講話發音也更清晰,是吹奏薩克斯風樂器的意外收穫;更重要的是街頭藝人表演讓聖凱拋開自閉憂鬱,更有自信的面對人生挑戰。
慢飛天使、散播歡樂能量
在臺灣各縣市政府推動下,街頭藝人曾經是熱門行業,街頭藝人考照也很熱門,去年台中市街頭藝人甄選,表演藝術類共811組報名,只有324組通過,通過率僅4成,新北市考證更難。但根據聯合報108年4月初的一項調查報導,發現台灣街頭藝人收入大不如前,甚至從街頭消失;原因除了經濟不景氣以及同行競爭外,國人沒有打賞街頭藝人的習慣也是主因。
林麗枝表示,當街頭藝人,讓聖凱自己賺學費、也賺到基本生活費。他們並不在意聖凱能賺多少錢;重要的是街頭藝人讓聖凱「找到生活目標,有一個努力奮鬥的方向」。因為父母無法一輩子跟在他身邊照顧,當街頭藝人,至少讓聖凱有獨力自主生活的機會。
所以在聖凱街頭表演的看板,特別註明「快樂又認真的慢飛無礙-邱聖凱」,並解釋「也許不能自由地控制身體,不代表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邱聖凱藉著輕快的音符,將對生命的熱忱,轉化成歡樂的能量散播各地!」
人生路上,邱聖凱的考驗之路還很長、還很遠…;林麗枝母愛光輝,展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