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期人物》楊承訓-學涯路峰迴路轉 落榜生翻身為中醫博士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永富。
點閱率:5,286
承訓獲第14屆戰國策全國創新創業競賽獎。(楊承訓提供)

承訓獲第14屆戰國策全國創新創業競賽獎。(楊承訓提供)

◎採訪撰稿:陳永富
年籍:38歲、彰化出生(旅台第二代)
現居:台中市
學歷:中山醫學院視光學系學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研究所碩、博士
經歷:仁德醫專助理教授、百安生技公司總經理

天生我材必有用!
楊承訓會成為中醫博士,其實出於機緣巧合加上幸運,因為他從小是末段班學生,高中差點沒學校唸,大學也是誤打誤撞錄取中山醫學院視光學系進修部。不過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研究所的碩、博士學位,卻是真材實料苦修所得;他鑽研科技奈米中藥與投入產業創新有所成,也獲得教育部與科技部肯定。
浪子回頭金不換,落榜生變中醫博士
楊承訓的母親王麗君(71歲)早年從金門至台灣發展,如今與丈夫楊煌(言暮)及女兒楊舜雯3人同為中醫師,楊承訓為是中醫博士,成為中醫世家。
楊承訓原本是被高中聯招及大學聯考拒於門外的小孩,卻能峰迴路轉,化不可能為可能,落榜生翻身為中醫博士,還成為科技中藥研發新秀,有一段發人深省的浪子回頭、末路逢春的勵志故事。
楊承訓的父親楊煌(言暮)(69歲,彰化溪湖人)彰化高工電機科畢業。母親王麗君上世紀60年代從金門到台灣謀職,因有中醫家學淵源,在彰化火車站前開設中醫師檢特考補習班,那時傳統學習傳統中醫,想借檢特考試取得中醫師執業資格的業界人士很多,王麗君陸續在員林、台北、宜蘭、基隆、台南、高雄、台中等地開設連鎖中醫師檢特考補習班,業務鼎盛。
因應中醫師檢特考廢止,王麗君與丈夫楊煌(言暮)轉而在台中火車站前草藥街(現綠川東街)經營中藥行,販售大陸與台灣本地中藥材。王麗君夫妻也同習中醫,楊煌(言暮)並利用到大陸訂購藥材機會,跟大江南北老中醫師傅討教醫術,他也廣蒐各類中醫書籍自習,如今台中市自家透天厝的4樓與地下室塞滿上萬冊中醫藏書,堪稱汗牛充棟。早期家中泡製不少名貴藥酒,可惜921地震被震破多甕。
高中、大學都重考落榜;幸運備取上中山醫視光系進修部
楊承訓說他從小愛玩。唸台中市忠孝國小與居仁國中時成績都是全班吊車尾。高中聯考落榜,在父母鞭策下,上「國四補習班」一年,仍舊收不起玩心,重考只勉強考上嘉南藥專(五專部)。所幸那時台中大坑的私立弘仁高中首屆辦學廣收學生,讓他有機會上高中讀書。民國89年7月,他唸高二那年學校改名「華盛頓高中」,後來校務蒸蒸日上,成為台中名校之一。
可是華盛頓高中畢業,他大學聯考6門考科竟然只考了100分,只好再到台北市儒林補習班惡補。未料在五光十色的台北又玩瘋了,作息失調加上飲食不正常,補習約半年,就在補習班學生宿舍半夜胃出血昏倒送醫急救,返家躺了一、二個月調養。後來再上台北補習,但功課跟不上進度,楊承訓自忖爛成績只能試試末段獨招的大專學校,一口氣蒐集了20幾份獨招科系簡章,也花心思撰寫讀書計畫,但結果仍舊未獲任何學校錄取。
似乎應驗「天無絕人之路」古訓,被聯考拒絕的楊承訓,碰巧聽聞台中的中山醫學院視光學系招生進修部的消息。這是該校為了方便眼鏡行等業界人士在職進修的新制,楊承訓記得於五、六月發售招生簡章,7月20日放榜。他抱著考看看心態報名考試,放榜結果是「備取第20幾名」,原本以為可以遞補錄取的機會太渺茫,沒想到因為首屆進修部因師資及教室整備不及,得要與日間部學生一起在上班日的白天上課,以致想要在假日或夜間進修的眼鏡行業界人士無法分身紛紛放棄入學,楊承訓奇蹟式獲備取入學。
楊承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父親楊煌(言暮),楊父口頭應哼一聲,未露喜形於色;但當晚家人吃晚餐時,就聽到門外傳來鞭炮聲,原來楊父樂在心底,意想不到浪蕩子竟然還有本事考上醫學院,忍不住放鞭炮慶祝一番。
大學一至三年級成績墊底;僥倖上研究所扭轉人生
但楊承訓在中山醫學院新生運動會就又出意外進了醫院。他在比賽躲避球時被球直接擊中臉部,後腦勺著地受重擊腦震盪當場昏迷,被送至中山醫學院附設醫院急救,昏迷了三、五天,後來在醫院病床躺了長達一、二個月。他記得甦醒時發現手中緊握一團揉爛的紙團,同學告訴他,他昏迷期間不時暈眩嘔吐,每次醒來都要反覆詢問「這是那裏?我怎麼了?」照顧他的同學被問煩了,乾脆用紙條簡述意外經過,並註明他的個人衣物及書包等都收好了等,讓他自己看。
由於受傷住院缺課,加上他的課業底子太差,雖然是進修部,但楊承訓一年級至三年級都是全班最後一名。二年級時還被導師警告,再不力求上進,會被二一(學分不及格)退學。楊承訓取巧減修學分,勉強低空飛過,但還是比同學多唸了一年,補修學分才畢業。
延畢那年,楊承訓還是沒有振作,上學期仍舊參加熱舞社等活動蹉跎時日;下學期快結束時女同學提醒他得趕緊作考研究所或乾脆去當兵的人生抉擇。
結果他又很幸運的趕上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研究所招生報名最後截止日,在熱心助教協助下,也竟然能在一天內備齊照片、自傳、讀書計畫等文件,完成報名手續。當期中醫系研究所錄取12人(醫科生與一般生各6人),楊承訓再度僥倖上榜。
原本以為可以再打混2年,沒想到指導教授要求嚴格,拿出5份英文研究報告,要求各研究生參考並進行實驗。楊承訓看不懂艱澀的外文報告,在最後選到了難度最高的「動物試驗+細胞試驗」實驗報告。結果還要指導教授特派一位博士班學長,一字一字的講解英文報告內容及逐步教他怎麼進行「帝王切開術(取出新生白老鼠心臟,試驗缺氧情況下的治療法)」實驗方法。
楊承訓說,感謝指導教授與博士班學長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他至此頓悟學術研究的困難,以及未來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有無求上進的決心與毅力。從此他開始虛心學習,並一頭栽入實驗室中,從飼養實驗用白老鼠,到解剖、細胞培養等反覆實驗,整整花了一年時間實習解剖新生小白鼠心臟,研究所2年上學期總算完成實驗,下學期又日夜下苦功花了別人2倍時間,在黃志揚教授指導下完成實驗報告。
「老天還是會給機會予有心人的!」2年的碩士班實驗室歲月,他經常在實驗室待到凌晨三、四點才離開,也成了他人生轉捩點。他鍥而不捨的學術研究精神也獲蔡育勳教授肯定,鼓勵他繼續進修博士班。
楊承訓於博士班的主要研究目標是-科技奈米中藥的技術研發,以及以動物實驗其療效。這時也認識了來系上當研究助理的女朋友詹于佳,後來結成連理,並同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服務。
博士創業屢獲獎;研發奈米四物巧克力具市場潛力
服兵役後,楊承訓在台北耀德生技公司當研發部主管2年。結婚生子後回台中。民國107年他入選科技部為引導博士菁英發揮專才,協助提升臺灣產業競爭力的首期「重點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簡稱RAISE計畫),點燃創業之路,成立了「百安生技公司」。並獲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競賽獎第2名。
楊承訓與合作廠商已運用奈米科技,成功研發了多項科技中藥產品,例如:
沈香複合精油(使用傳統中藥複方結合奈米中藥技術,且經過中華香道創始人游志郎老師指導,可應用在經絡穴位及酸痛點。)奈米中藥面膜(中藥美白聖方「慈禧太后七白散」經由奈米中藥製程技術,達到前所未見的小分子級,可被快速吸收釋放,美白效果加倍)。以及奈米牛樟芝黃膠囊、奈米中藥四物巧克力(傳統民間常用藥「四物湯」 經過奈米中藥製備技術,融合進口黑巧克力製成)。
其中「慈禧太后七白散」是清朝宮庭中藥秘方,是楊承訓從父親的中藥藏書中翻找出來的。而「奈米四物巧克力」已經通過SGS檢測,並投保國泰世紀產物產品責任險2000萬元,已有廠商洽談準備量產上巿。
楊承訓解釋說,創新奈米中藥是從天然本草植物萃取藥液,經由奈米級技術讓細胞達到小分子吸收效果,可達10倍療效。並可藉由奈米技術的特性,去除中藥苦味的同時保留藥效。亦可強效水溶性,有效被分解吸收,完整吸收藥物精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還能增加保存期限。簡單的說,科技奈米中藥可提升藥效,還可以降低中藥甘苦味,提供民眾一個新選擇。
譬如奈米科技研發的「奈米四物巧克力」,奈米包覆技術能有效將中藥味降至最低,讓女性在食用的同時,收到中藥舒緩經痛困擾的效果,亦能品味更柔順的巧克力口感,相信如能量產上巿,會有極佳市場潛力。
楊承訓的人生驚奇,應該還會繼續上演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