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期人物》林長鎮-立足汶萊58載 曾是推促台汶外交尖兵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永富。
點閱率:9,072
字型大小:
胸掛勳章的拿督斯里林長鎮。(林長鎮提供)

胸掛勳章的拿督斯里林長鎮。(林長鎮提供)

本籍:烈嶼鄉東林村
現居:汶萊
學歷:烈嶼中心國民學校、內壢小學、台灣省立中壢中學初中部、金門高中肄業
經歷:馬來西亞、汶萊拿督斯里

已任汶萊中華台北旅汶僑民協會會長21年的林長鎮,因事業有成又熱心公益,在僑界素有聲望,獲封「拿督斯里」榮銜。
經營華文報業有成 獲封「拿督斯里」榮銜
來自金門縣烈嶼鄉東林村的林長鎮今年77歲,他19歲落番赴汶萊打拚謀生至今58年,在當地生根成家立業,經營報業有成。
汶萊是位於婆羅洲西北的蘇丹邦國,屬多種族王國,全國人口41萬餘人,其中華人約占15%(超過6萬人)。華人移民中七、八成來自金門烈嶼,集中於首都斯里巴卡旺及馬來奕縣,是當地華人社會最重要的社群。
據傳19世紀末起即有烈嶼人落番汶萊,初期多以海底工估俚(船運苦力)、碼頭工、漁撈、小販為生,後來逐漸有人累積資本後轉作生意。1910-30年代,烈嶼人絡繹不絕南渡汶萊。社群規模漸大,華人社團領袖幾乎都是烈嶼人。1950年代後期,由於金門受到國共戰爭威脅,有不少旅居汶萊家庭申辦手續將親人接至汶萊,這時期的移民有一部分在汶萊取得永久居留權或公民權,進而落地生根;有一部分則無法取得身分,於1980年代陸續返回金門。
在汶萊經商有成的金僑,不少人因對國家發展、社群服務、教育開拓、經濟提升有傑出貢獻,獲蘇丹冊封宮廷官銜,地位崇隆。
「拿督斯里」是一個常見於馬來西亞和汶萊的榮譽稱號,乃是由最高元首、蘇丹或州元首冊封的象徵式終身榮譽身分,是一個比「拿督」更高幾級的頭銜。「拿督斯里」是「拿督」和「斯里」的合成詞,前者指的是「酋長、領袖或長老」,後者指的是「光芒、光明或光輝」。獲贈者多為部長、大法官、高級公務員、高級軍官、高級警官、黨魁、知名商人、社會賢達等人物,林長鎮於2015年12月27日獲馬來西亞馬六甲州蘇丹砂封賜Dato' Seri Paduka Markota拿督斯里巴都卡滿固打勳星章。在汶萊享有同等榮銜,於蘇丹王室每年各式慶典及開齋節等重要場合都受邀出席。
協助推展台灣、汶萊邦交 促成汶萊航空公司直航台北
林長鎮在汶萊白手起家,其主要歷練與成就,先後有於1970年代任職中華民國政府「駐汶萊遠東貿易文化中心」助理時,居問促成汶萊航空公司直飛台北、代理汶萊星洲日報推廣華文報紙、以及購置「中華台北旅汶僑民協會會館」,長期領導並活絡會務發展等。
林長鎮說,1977年,中華民國政府外交部派員到汶萊推動雙邊關係,及辦理僑胞和商務之簽證。駐外人員初到汶萊人生地不熟又沒有車輛使用,他剛好有一輛轎車閒置未開,就借給我國外交人員使用,並以自己的人脈幫忙處理我國外交人員公私庶務,雙方建立起關係。
1978年6月,我國政府在汶萊首都斯里巴卡旺成立「駐汶萊遠東貿易文化中心」,林長鎮被引介進該中心擔任助理。任職10年間,林長鎮學會了英文打字、辦理外交簽證等大小事務,還負責打先鋒,協助首任駐汶代表趙傳宗打點開拓在汶萊的官商人際關係,獲得趙代表充分信任,兼而也在汶萊建立自己的人脈網。(駐汶萊遠東貿易文化中心於1996年7月易名為「駐汶萊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林長鎮最自豪的是協助促成汶萊皇家航空直飛台北航線。當時汶萊航空總經理與林長鎮私交甚篤,林長鎮安排他到台北考察,並請一位表哥負責接待,所有的費用由林長鎮支付。林長鎮又請趙傳宗代表回傳台北外交部汶航要飛台北航線的意願,當時交通部長連戰親自接見汶航總經理,因而敲定汶萊飛台北航線,並於1986年正式啟航,林長鎮是首航貴賓之一,見證歷史一刻。
汶萊直航台北航程只要三個鐘頭,為旅居汶萊鄉親搭起返鄉的方便之橋,節省很多得從香港轉機的時間和金錢,也間接促進台北與汶萊政府的非邦交關係。(台汶航線歷經兩次直航又斷航,現無直飛航班。)
引進華文報紙到汶萊 購置中華台北旅汶僑民協會會館
趙傳宗代表調職後,接任駐汶代表可能認為林長鎮是前代表的人馬,不再賦予重任,加上他也看不慣新代表許多作風,乾脆離職回家與太太經營小雜貨店,後來雜貨店改為貿易公司,他率先開發進口新加坡文具的批發及零售生意,引進華文書報販售,並成為星洲日報汶萊的總代理兼商業夥伴,這一路轉折與發跡,多少也得益於任職「駐汶萊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助理時的歷練及所建立的汶萊各界人脈上。
林長鎮說,汶萊現有《星洲日報》、《聯合日報》、《詩華日報》等當地報紙,以及外來華文報《新加坡聯合早報》,另有一家英文報及一家馬來文報紙。林長鎮成為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的汶萊合作夥伴,並總代理該報汶萊版新聞採訪及廣告售報業務已20幾年。早年星洲日報汶萊版十分暢銷,近年因網路興起,紙本報紙受影響銷路大減,但林長鎮代理的星洲日報廣告營收仍是汶萊報紙中狀況最好的。
著名金門旅汶僑領包括創辦「華和百貨超市」百貨王國的丕顯甲必丹拿督巴杜卡劉錦國(2018年1月7日辭世);以及在汶萊擁有龐大汽車王國的天猛公丕顯甲必丹劉錦國與溫瑞祥,還有開設首家「海洋百貨超級市場有限公司」及「新僑興百貨」、「國民百貨」、「珍珠城百貨」、「豐滿樓大酒家」的林國欽、林國民兄弟等人都來自金門烈嶼鄉。掌理汶萊中華總商會會長20餘年的林登遠(已逝、批發業大亨),則是林長鎮的堂叔。
中華台北旅汶僑民協會成立於1977年,最初會員限於持中華民國護照者,當時汶萊與台北商貿往來頻繁,台商人數甚多,會員有三、四百人,含眷屬有一千多人。
2001年林長鎮獲推選為主席。他就任後發動會員與顧問捐款,於2001年存足了13萬元汶幣(折合台幣200多萬元)購買會所(使用權60年),省下每年的房租開銷,能夠順利購買會館,林長鎮說最為感謝的是他的結拜兄弟、協會顧問吳再添(烈嶼上庫人,1948年出生,已逝),因為吳再添長期負責籌募購館基金。
曾是烈嶼東林望族 祖父經營僑匯批局
林長鎮1947年出生於烈嶼鄉東林村。家族是東林的望族,曾在東林開設染房。祖父林聯砂在烈嶼經營僑匯「批局」,有四兄弟。林長鎮的四叔公林聯丕曾在廈門代理往來廈門與新加坡的太谷輪船公司船務,並開設「合福慶」棧間,不少金門人到廈門會下榻,亦於鼓浪嶼置產。他父親林登不曾在東林經營布袋戲和傀儡戲偶租用生意。
林長鎮排行老么,上有2個姊姊。他4歲時父親就去世。
雖然家有祖產田地,溫飽不成問題,林長鎮8歲至10歲就懂得開始賺錢貼補家用,他早上賣油條,下午去兜售包子、枝仔冰,一天賺幾塊錢。
他九叔林登排在東林的林家舊染坊開設「東林照相館」,那時金門有10萬駐軍,照相館生意甚好,並於西方村開設「東林照相館」西方分店。
1958年823砲戰爆發當天,讀烈嶼中心國民學校4年級的林長鎮走路到西方分店幫忙九叔看店及沖洗黑白照片。他至今記得砲戰爆發那天傍晚,他剛好一個人在看店,結果砲擊從傍晚打到深夜12點多,猛烈砲火讓全島陷入驚恐,生死一線間。砲火稍停時九叔趕來店裡,見他毫髮無傷喜極而泣帶他回家,沿途看到被砲火打死的牲畜及幾名阿兵哥倒臥路旁,他家大厝也被砲彈摧毀。
砲戰打了40幾天,中共宣布停火的空檔,林長鎮全家趕搭帆船到大金門,由後浦羅神父開車接到城裡,幾天後就隨同疏遷的縣民搭軍艦後撤到高雄,先收容在高雄前金國小,後來被分發到嘉義太保住了幾個月後,轉而投靠台北三重的鄉親,最後於桃園縣內壢落腳。
19歲赴汶萊 成家立業
林長鎮插班讀內壢國小,小學畢業時已15歲。後來唸台灣省立中壢中學初中部。1965年他回金門讀金門高中,只讀了一學期,旅居汶萊的姑丈洪保安生病返回台北榮民總醫院治療,姑媽林玉嬌利用空檔返金探親時力勸他也去汶萊發展。當年4月16日,林長鎮就搭機從香港轉機沙巴再赴汶萊,那年他19歲。
初到汶萊落腳淡武廊行政區芒甲,那裡華人只有百餘人,金門人有2戶,都做雜貨店生意,其中一家就是他姑媽開的「復源寶號」,店裡賣各式洋雜貨、木、石等建材,還有油桶賣汽柴油,林長鎮與表弟洪秉輝、洪秉正在店裡幫忙。姑媽給他月薪120元汶幣,他每個月寄50元(折約600元台幣)回桃園內壢給媽媽,自己省吃儉用度日。
一年後,他應結拜兄弟吳再添之邀,轉到汶萊首都斯里巴卡旺,投靠林水聽叔家,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建築工地當捆綁鋼筋工人,當時工資日薪16元汶幣,每月最多可做25日天,收入算不錯。因為他看得懂建築圖,乾脆向建築公司承攬當小包商,他找來一批金門同鄉一起分工打拚。為了增加收入,他買了一輛車,向中盤商批進粿品、冰水,載運到工地叫賣,自己也做豆漿,跑工地賣早餐。
後來因為要回台灣探親,把工作全部結束。再回汶萊時轉而幫林水聽叔照顧藥店約2年時間,之後改當美亞公司推銷員,因工作關係認識華僑第二代的太太楊美英,婚後不久小孩出世,姑媽支助他們夫婦開設小店營生。
子女皆有所成 「拿督斯里」封銜非浪得虛名
林長鎮非常重視小孩的教育,所育四女一男,老大林慧慧在汶萊讀完高中,獲保送台灣的中山大學,而後赴新加深造,取得新加大學商業碩士學位,目前在汶萊從事電腦販售事業。
老二林盈盈高中畢業後赴台灣就讀僑大先修班,以優異的成績考取高雄醫學院。現任彰化成美醫院任婦產科主治醫師,丈夫詹政融為骨科主治醫師,育有2女。
老三林燕萍、老四林燕菁也都自小送回台灣讀書大學畢業,現在都經商。
老五林必成是男生,澳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畢業,留在澳洲當建築設計師,9年前與廣西留學澳洲的施琴碩士結婚,育有一對子女。
2021年11月初,林長鎮因私務返回台灣,於台中市防疫旅館隔離期間上網搜尋有無旅居台中的金門同鄉,連絡上同樣來自烈嶼鄉東林的台中市浯江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林長生,兩人相差21歲,但交換身世背景後竟是堂兄弟,意外上演一場金門旅外遊子認親記。
11月30日晚上,林長生、康敏珠夫婦在台中市復興路天圓地方儷軒會館宴請林長鎮,作陪的有台中市浯江金門同鄉會副理事長陳篤春、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洪家游、名譽理事長鄭根陣、周壽海、蔡少雄,以及年輕時也曾旅居汶萊的金門縣政府中區服務處主任洪慈旭。林長鎮的金門高中同學王振利、歐陽清壽也與友人傅清典、許奮鬥特別從台北趕到台中歡聚。林長生妹妹林宜蘭剛好也在台北,欣喜南下參與這場盛會。
林長鎮謙稱他是一名平凡的半退休商人,但他的「拿督斯里」封銜非浪得虛名;台汶邦宜初始,有他在幕後推促,默默奉獻的足跡。
(本文參採董群廉《金門鄉僑訪談錄-汶萊、砂朥篇》部份內容,2008年,金門縣政府出版。)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