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鄉訊焦點》汶萊國金門烈嶼族群經濟政治力量崛起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1,406
字型大小:

●專題報導/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

駐汶代表,烈嶼協會真情提案

  三月二十九日,三二二總統大選後的第一個星期日,下午三時,中華民國金門烈嶼公共事務會,由會長林永輝主持,在中和市景平路會館內召開第八屆第五次理、監事會議;進行提案時,該會新聞處長蔡嘉陽拋出了一個「爆炸性」提議,「鑑於金門鄉賢旅居汶萊者眾,爰請政府遴派優秀金門鄉賢派任我國駐汶萊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

當過前立委李炷烽、吳成典國會助理前後長達九年,熟悉政治、國會及金門社會生態的蔡嘉陽,卸下國會助理工作後,彷彿把家鄉的烈嶼公共事務協會當作是「小國會」,凝聚焦點、火力全開,騷動同鄉。蔡嘉陽的案由說明有三大重點:

一、金門鄉賢旅居東南亞新加坡、印尼、汶萊、馬來西亞等國眾多,尤以汶萊者眾,早年就是金門男丁爭相到南洋區「落番」討生活的首選,該國國民所得名列世界前茅,總人口數三十七萬餘人,華人佔百分之十五,約近五萬人,其中原籍金門僑親就有三萬多人,特別是烈嶼鄉僑就超過九成;歷經多年打拚,在汶萊商界嶄露頭角,諸如汶萊御賜宮廷大臣丕顯甲必丹劉錦國、蘇丹冊封宮廷大臣甲必丹吳景進、中華台北旅汶僑民協會永久名譽會長劉水照、汶萊中華中學董事長洪瑞泉、汶萊海皇百貨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國欽等等,彼等經常匯寄回鄉造福鄉梓,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無可抹滅。

二、民進黨執政以意識型態治國,於九十五年三月十七日起悄悄的裁撤我國駐汶萊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原有業務則由我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管轄。政府在未有周全配套措施即貿然撤館,旅汶僑民申辦領事業務時,都需遠赴馬來西亞辦理,此政策造成旅汶僑民譁然,影響僑民權益至鉅。

三、在經過時任立法委員即本會顧問吳成典與外交部不斷的交涉,並據理力爭之下,終獲外交部同意恢復在汶設處,案經行政院核定於九十六年三月一日正式復館,繼續受理汶萊僑民辦理簽證文件驗證等事宜。為展現重視旅外僑親權益,藉以凝聚海外僑心,支持政府,爰提案建請遴派優秀金門鄉賢派任我國駐汶萊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俾讓我國的民主成就,於僑界發光發熱。

「可以派我去!」蔡嘉陽的提案剛報告完畢,在汶萊待了二十多年的烈嶼協會第二屆會長吳圭潤就「自告奮勇」表示他是適當代表人選之一。引起一片笑聲。

像吳圭潤這樣在汶萊生活、工作過的烈嶼人處處皆是。汶萊已被視為另一個「小金門」。

發生在二○○六年的駐汶萊代表處閉館、重新開館事件,又因著蔡嘉陽的遴派優秀鄉賢出任汶萊代表的提案,以及最近在演藝圈爆紅的吳尊的汶萊金門人血統等效應,二○○八總統大選綠地變藍天後,汶萊,再成金門人鄉事地圖被投射的一個區塊。

前進汶萊,說不完的移民故事

  依據中央通訊社《二○○八世界年鑑》的最新資料,關於汶萊,地理位置「北婆羅洲西北岸,介於馬來西亞沙巴、砂勞越之間」,土地面積「五千七百七十平方公里」,人口數「三十七萬人」,建國簡史「一八八八年成為英國保護國,由英國派駐官員監理國政。二次大戰期間曾為日本占領三年半,日戰敗後汶萊重歸英國管轄。直至一九八三年,汶萊始結束與英之間保護關係並於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宣告獨立」,與台灣的關係「台灣於一九七八年六月在該國設立駐汶萊遠東貿易文化中心。汶萊皇家航空公司於一九八六年八月開設汶京台北間直飛航線。一九九一年九月三十日汶萊與中國建交。二○○一年三月七日,行政院院會通過我與汶萊當局簽署的瞭解備忘錄,有助於兩國旅客往來的便利。台灣駐汶萊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於二○○七年三月一日恢復運作」。

跳開官式的記載,切入金門人與汶萊的歷史、移民、開發、互動面。屬熱帶多雨海洋氣候,以盛產石油致富的汶萊,三十七萬人口中,馬來人佔了總人口數幾近三分之二,其次是華人,其中金門人就多達五萬人以上。

文獻載,早於宋代熙寧三年、西元一○七○年,就有中國泉州的蒲壽庚來到汶萊發跡;進入清朝以後,道光十五年、西元一八三五年,一支由金門烈嶼后宅人張芬所率領的移民隊伍,浩浩蕩蕩開抵汶萊墾居。張芬是現有文獻線索中最早到來的金門人,因而可推得一百六十多年前,汶萊已有金門人的足跡踩過;民國以後,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年,再掀烈嶼人移民高潮,後來成為甲必丹的王文邦、林德甫、丕顯拿督林清註、林水湘等,多係此一時期報到。

一個半世紀來,移民汶萊的金門族群中有百分之九十五是烈嶼人;初來乍到,初以小販或受雇商家,或投入農業生產、漁撈、碼頭工、建築等行業討活,經過漫長的拓荒歲月,才逐漸形成汶萊的金門商族勢力。今天,說起金門人在汶萊的第一用語,一定是「小金門的天下」。

每個在汶萊生存的故事,都是一則傳奇。

一九一○年生於烈嶼西口的已故丕顯甲必丹林德甫,十七歲闊別老家,初到汶萊,在表兄吳祥記所經營的順隆商行幹活,月薪四元到八元馬幣,由於常熬夜認真工作,第二年即獲調升至馬幣十二元的「高待遇」。

一九○六年離開烈嶼西宅出洋謀生的已故拿督王文邦,在汶萊設德源號,經營樹膠生意及出入口貨品,當時大部分的貨品是用艟舡在水村中川行叫賣。

一九三七年,十七歲的劉錦國為「跑日本」自烈嶼輾轉到汶萊,是在姊夫開設的隆盛商店當起沒有日夜之分、月資四元的騎車送貨員,一步一腳印,如今已是擁八百個商場、十二個農場的大企業家,二○○四年三月受封汶萊宮廷大臣丕顯甲必丹。

人稱「標哥」的林登標,二十二歲那年、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七日自烈嶼東林老家出門坐小船到大金門、再乘軍艦到高雄,然後搭平快車北上,在金門人陳玉堂開的金湖旅社住了一晚,第二天一路轉機來到汶萊做苦力。砲戰以後才抵汶萊發展的林登標,直指世人只看到在汶萊顯貴、顯赫的一面,卻不知迫於政治、環境因素,大量出鄉關往汶萊外發展的金門人,有幾人可取得公民或永久居留權?說開了也是「金勞」、「外勞」。箇中辛酸不為外人道。

一九四四年生於烈嶼西宅的林國欽,也稱得上是汶萊的「新移民」,一九六三年金門中學畢業典禮日也是他離開金門的同一天,到台北後,同樣是在金湖旅社宿一晚,第二天飛香港經亞庇抵汶萊,當時的他才十九歲,一人獨行,投靠經營南和號雜貨的四叔林松柏,靠賣五金、建築材料起家,今天的林國欽已在汶萊的百貨事業打下一片天。

烈嶼人在汶萊,說不完的故事。

金門力量,族群經濟影響汶萊

 〈金門幫—稱霸金融、船務、百貨……〉,二○○七年六月出版的《天下雜誌》以此為題,訴說「你可知道,新加坡創匯王、馬來西亞投資王、汶萊百貨王,他們全來自金門?走過荒災與戰亂的歲月,選擇遠渡重洋異鄉求生,這群台灣人不甚熟悉的金門幫,憑藉著甚麼特質在南洋各界打出一片天?」

在汶萊,《天下》聚射的是「汶來百貨王」林國明及「飛輪海的吳尊家族」吳景進、吳景添兄弟。他們都來自金門烈嶼鄉上庫村。

《天下》的報導中,十九歲離開烈嶼的林國明,口袋裡的銀子不到十元,在叔叔經營的雜貨店打工,每個月只賺汶幣七元。省吃儉用、辛苦存到六十三元後,馬上買了一條舢舨做起小生意,在汶萊著名的水村挨家挨戶敲門,賣糕點和油條。後來汶萊發現石油,林國明開始到油區經營建築業、進口建材,之後再從事批發生意,一九七六年開了汶萊第一家百貨公司「第一百貨」。目前身為汶萊最有錢的華商之一,林國明的每間百貨公司一天平均湧入二到三萬汶幣(約新台幣四十四到六十六萬)的營業額。林國明最自豪的是,在汶萊做生意五十年,從未向銀行貸款。

《天下》另一報導對象是祖先來自烈嶼上庫的吳景進、吳景添兄弟,吳景進經營汶萊最大的汽車經銷商,也是汶萊蘇丹指定的國會議員;吳景進的弟弟,也就是藝人吳尊的父親吳景添,是汶萊地產開發及健身房事業的成功經營者。吳景進的父親在十六歲那年從烈嶼到汶萊做苦力;身為汶萊金門移民第二代的吳景進,有從小做生意、在政府部門及海關的工作經驗,後來從事賣車,先賣日本的大發、三菱汽車,再賣GM,二○○七年起開始進口中國車,一躍而為汶萊最大的汽車經銷商。二○○四年,吳景進獲蘇丹賞識、封為丕顯甲必丹,再被提名為國會議員;二○○五年,吳景進以國會議員身分向蘇丹建議可在中國新年時向華人拜年,這在回教國家是項創舉,也顯見了他在汶萊的地位。

蘇丹接受金門人吳景進建議,破天荒向華人拜年之前,事實上,九十年前,一九一八年間金門人已發揮了影響力,林德甫等人倡議下,蘇丹也破例接受了一座中國寺廟、祀廣澤尊王的「騰雲殿」在汶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的彰枝路旁建造,初名為寺,後改寺為殿。騰雲殿已是金門人在汶萊的信仰中心、鄉情連繫點,也是金門人在汶萊崛起的象徵。

無論從族群結構、企業表現、貢獻度及政治參與,都可以看到金門─特別是以烈嶼人為主體的族群力量對汶萊國所發揮的影響力。

也得力於汶萊鄉僑大筆捐款興建的烈嶼公共事務協會會館,三月二十九日在理、監事會中的「爰請政府遴派優秀金門鄉賢派任我國駐汶萊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提案,美好的構想可否實現?答案很快就會在「馬政府」五二○上任後揭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