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鄉訊焦點》金門報導小媒體軍管年代美好一仗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1,106
字型大小:

小眾媒體,挺身對抗戒嚴軍管大環境

●專題報導/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

「戰地政務立意良善卻留下敗筆:軍政重於訓政憲政行牧民能事」、「金馬戰地司令官過份愛民之下:地區較大之政府工程一手承攬」、「地方政府各種巧立名目勞軍費:每年高達三千萬元吃定老百姓」、「託南洋華僑的福金門的天空才打開:遠航剛開航時軍方等著看笑話」、「地方政府向中央爭取的補助款:未知會軍方竟又找理由退回」、「國防部視金馬為禁臠製造特權:金馬防衛司令部防衛開放觀光」、「軍方跋扈無知罔顧民意諸利益:金門民意逐漸甦醒衝破軍人牆」;一篇文章,七個段落,橫跨四個版面一次曝光;金馬解嚴前八個月,一九九二年三月六日第十九期《金門報導》,大篇幅刊出署名「一位愛鄉人」所撰的〈金馬萬言書〉,火力全開,引起金門社會巨大騷動,金防部司令官李楨林讀後,立即自太武山腹驅車入城,在金門縣農會一個活動場合找到少將出身的國民黨金門縣黨部主委黃廷川,要他扮起軍方與民間媒體溝通的橋樑,轉達他歡迎也肯定能為金門發出第二種聲音媒體的出現,但也希望在處理軍民之間的新聞時,「如能多加採證,會更理想」。

黃廷川把話傳到了。福建省政府官員陳榮泰化身「一位愛鄉人」所寫的〈金馬萬言書〉刊出第二個月,三月二十六日,司令官李楨林在太武山擎天峰的金防部內,破例接受《金門報導》獨家採訪、拍照,四月六日的《金門報導》頭版刊出司令官的談話內容,「金門正面臨轉型期,軍民間要互相諒解」;過去基於「保密」需要,司令官的姓名及正面照片都嚴格禁止在媒體出現,這一次,終於大方曝光,但諷刺的是,隔沒幾天,四月一日愚人節,李楨林赴金門體育場主持軍民聯歡園遊會,一政戰少校忽跳出制止《金門報導》記者拍攝司令官「正面照片」,記者反要求以「請出示禁拍法令」,政戰少校當著司令官的面吆喝「在防區不要跟我談法令!」緊繃的場面,靠的是金防部政戰主任黃偉嵩走出來丟出一句「沒有關係」才化解僵局。

小刊物的一個小動作,卻是突破軍管社會的一個大動作。

刊物的名字叫《金門報導》;在採訪、拍攝到司令官時,它已在戒嚴、軍管環境存活了一年又七個月。

一九九○年九月六日創刊的《金門報導》,今天,二○○八年九月六日,正好是它的創刊紀念日;月報型態、每期免費贈閱一萬二千份,共發刊三年九個月,被譽為「金馬民主運動地下刊物」的《金門報導》,竟消逝在金門時空已達十四個年頭。今天下午六時,當年《金門報導》在台灣的義工們,將與旅外鄉訊人物結合,重返新莊市中原路三九九號「大宅門」庭園餐廳,舉行「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暨金門報導回顧展」,藉泛黃的版面、圖像來緬懷一個走過戒嚴的年代,也要再次喚起金門同鄉以媒體力量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

兩百義工,來自一股自發的民間力量

「本研究主要透過《金門報導》之報導,探討其在戰地政務終止之前,對軍政戒嚴體制的批判、要求廢除戰地政務的聲浪、啟迪金馬民主活動的發展等。同時對《金門報導》凝聚台、金兩地以及海外金門人的力量,並帶領金門人衝破『戰地政務』的桎梏,並勾勒金門發展的願景。」二○○八年,趕在金馬解嚴十五周年,《聯合報》駐金門特派記者李木隆完成《解嚴前『金門報導』對金門發展之分析》十多萬字論文,通過、取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摘要」先是點出《金門報導的發刊精神,再以《金門報導》發行的時代背景、發行理念分析、經營的困境、對金門民主化的影響、對金門發展的影響等七大章節切入,結論中,李木隆以返鄉投入金門十多年新聞採訪的經驗,提出「《金門報導》在解嚴前,帶動金門輿論風潮,是金門比較有批判色彩的時代,印證媒體對一個社會轉型變遷的重要性。因此希望金門能夠再有一份《金門報導》精神的媒體出現,以督促地方的發展。」

李木隆在地媒體人近身研究《金門報導》;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宋怡明也跨洋投射而來,他親赴金門蒐集一套完整的《金門報導》作為戰地社會專題研究的重要素材,用以觀看、探討軍管下的金門現象與社會力。身為外籍的漢學者,宋怡明在受訪時談及閱讀《金門報導》讓他收穫很多,也得以聽見戰地、軍管下金門人的另一種聲音。

究竟是怎樣的一份小眾媒體,在台灣合法向新聞局出版登記,發行回金門後卻被視作「地下」刊物,曾經掀起不分在地、在外金門人熱情的贊助、支持;停刊十四年後,仍然被懷念、期待著,甚且也成了學術研究對象。

「《金門報導》是來自金門鄉親一股自發的『民間』力量,台金兩地的金門鄉親,透過《金門報導》在空中彼此交心,訴說金門人民內在底層的苦悶與無奈;尤其《金門報導》能以講真話、揭時弊、批評時政,以對抗封閉顢頇的戰地政務軍管體制,成為當時金門地區廣為流傳的『地下』刊物,有些鄉親甚至以影印流通閱讀。」李木隆在研究《金門報導》的論文中,勾出在軍管夾縫中生存的「地下」媒體身世,他也觀察到《金門報導》的經營特色是金、台兩地一群具共同「革命情感」義工群的結合,發行所設在台北的金門報導社「像一個大家庭,大家共同為廢止戰地政務、解除軍管的一股信念,不吝惜的付出心力,共同來支持《金門報導》的編採發行」。

有人寫稿、有人攝影、有人編版、有人派報、有人設服務處;《金門報導》的編採、發行陣容,全係來自義工們的自發性參與,在三年九個月的出刊歲月,前後累積了兩百多位義工的力量,共同為金門說故事、寫歷史。

金門報導,跨過解嚴前後美好一仗

「《金門報導》是個異數,僅憑每個月出刊一次,單薄的兩張和樸拙簡陋的面貌,卻能贏得廣大金門社群的關注和喜愛,實在不容易」,李木隆論文筆下的《金門報導》,處在戰地政務時期,「對民間媒體刊物發行是管制的,《金門報導》雖針對金門故鄉事務為報導對象,但卻遠在台北發行,以突破軍管政治環境的限制。」

一九九○年九月到一九九四年六月,《金門報導》以八開報紙版面大小,共發刊四十六期,每期基本出兩張至四張,八到十六個版,但也曾一期出到七張,那是一九九一年六月,《金門報導》第十期以連續二十八個版面全面聚焦金馬人反對、抗爭金馬二度戒嚴實錄,以大量的紀錄文字和現場照片,留住一段民主運動的歷史記憶。當期也出現諸多嚴厲批判評論文章,金門高中教師周成來未具名代表社方所寫的〈金門評論─金門二度戒嚴〉文裡,其中一段駁斥國防部的戒嚴不致損及人民權益之說,「多年來不都這麼說?但實情如何呢?就以近月來載上《金門報導》的人權紀錄來看,有教師欲向監委陳情被架走的、有返鄉客到諮代會(民意機關)旁聽被『請到』警局做筆錄、有民眾駕車到機場停車被軍法審判、有籌辦藝文展被猜忌致遭腰斬、有合法發行的報紙被查扣……,有關當局一再宣稱:『金馬民眾的權益與台省並無二致』,但只要看看這些紀錄,就足以顯示金馬民眾的人權,到底受到甚麼樣的尊重和保障!」周成來所主筆的社論以外,第十期《金門報導》還有其他撰稿義工群紛下重筆,莊熊水長期撰寫的《熊莊專欄》首次用諷諫詩〈嗨,親愛的─有感於終止戡亂及金馬二度戒嚴〉替代,李子恆與孫麗婷合作出抗爭戒嚴歌曲〈金馬查某〉、馬祖人劉家國在《劉家國專欄》撰〈和平‧理性‧非暴力──金馬民眾「反戒嚴請願活動」不容被抹黑!〉,李易在《浯江夜話》裡痛陳〈金馬人早已厭惡做第三流國民了──請還給金馬民主的天空〉,《金門報導》社長楊樹清則在專欄寫下了〈金門人語──507之痛………〉。

紀錄反戒嚴的第十期《金門報導》被視為頗「經典」的一次演出,時任職金門日報社採訪主任、現任金門文化局長的李錫隆,曾透露他一直保存、珍藏著反戒嚴的那一期《金門報導》。

從一九九○年九月創刊號的頭版頭條〈金門人世紀大恐慌──核子廢燃料VS金門〉到一九九四年六月停刊號的跨版專題〈金門該不該設賭場紙上辯論會〉,三年九個月,四十六期、五百二十個版面、超過一百五十萬字內容及一千五百張圖片,戒嚴到解嚴,《金門報導》紀錄、參與、見證、也批判了金門轉型史,所揮灑的報導、評論,以戒嚴時期出刊內容觀看,發生一定影響的篇章,諸如第二期〈兩岸紅十字會金門會談在仁愛之家〉、〈柏台大人來到金門島、陳清寶求見不得喊冤〉,第三期〈金門勞工換敘案定波未平‧七個生產單位未享有加給〉,第四期〈別讓我們的「白金」流失〉、〈金門海域主權,逐漸消失中?〉、〈在金門日報幹了三十年,職等一年不如一年──老公啊,你幹得好辛苦啊!〉,第六期〈土地43筆房舍7間3棟歸還遙遙無期──金門政委會在台不動產價值20億元!〉、〈憂經建金門〉,第七期〈郝院長一句話─72億經建金門案停擺?〉,第八期〈持有攝影機‧公開放映‧張貼海報‧散發傳單──董振良遭警局偵訊四個半小時〉,第九期〈堅決反對繼續戒嚴──諮詢會緊急聲明〉、〈專訪楊成家談動戡終止後金馬的隱憂與定位:金馬面臨失血過度的危機!〉,第十一期〈507反對金馬戒嚴實施軍管‧金馬人立法院抗爭11天〉、〈金門未開放觀光,軍方組團先偷跑?──金門戒嚴也剝削了台灣人權益〉,第十二期〈專訪金門諮詢會會長盧志權:不要再讓安維條例箝制金門同胞!〉,第十三期〈鄉代會‧諮詢會‧金門日報的難解習題──諮詢會違憲之爭爆發三角衝突〉,第十四期〈金門大學緊鑼密鼓籌設〉、〈獨家專訪調查局長吳東明:戰地政務終止後,調查局擴大職權發揮!〉、〈立委黃武仁臨時提案:盼以金馬輔導條例取代戒嚴與安維法〉、〈衛國要他‧授田沒他──金門榮民揚言走上街頭〉,第十五期〈買飛機‧設銀行‧辦大學──吳金贊開出施政三張支票〉,第十六期〈黃武仁孤軍奮戰三日下:金馬安維條例快審通過〉、〈翟山事件震盪系列報導〉,第十九期〈朱新民:金門人所受到的限制,政府應有替代性補償方案〉、〈金門高粱酒到了台灣變成私酒遭港警所查扣〉、〈金馬萬言書〉,第二十期〈與金門縣長陳水在聊天:有國安法,不需再另訂一個什麼東西〉,第二十一期〈兩門能對開?兩馬能先行?獨家專訪陸委會副主委馬英九:要開就通通開,不要開那麼一點!〉,第二十二期〈軍方介入──金電與台電爆發股權人事爭奪戰〉,第二十五期〈回應與挑戰‧野起:以金馬作為兩岸直航的首途,是突破兩岸對峙僵局的權變〉、〈立法院三讀通過金馬安全輔導條例過程曝光〉,第二十七期〈戰地政務實驗了三十六年之後──1107金馬光復節〉。

金門解嚴後不久,《金門報導》反而在階段性任務完成、缺乏「共同敵人」下消失,停刊至今已十四年。李木隆的碩士論文《解嚴前『金門報導』對金門發展之分析》,強調《金門報導》最美好的一仗是對抗戒嚴、軍管的那兩年,金門人最艱辛的挑戰卻是回歸地方自治後的百廢待舉。李木隆亦反思道,「《金門報導》的影響力,無所不在,解嚴至今已十六年,金門的主政者、民意代表、民眾等等,對金門的發展方向,均超越不了《金門報導》當年所提主張」………。

九月六日,《金門報導》創刊紀念日,回顧展就在今天,共同來凝視,一個充滿土地熱情的革命年代。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