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期人物》人間國寶-葉氏匠師 從金門傳承到澎湖 守護百年閩南工藝

發布日期:
作者: 整理撰稿:邱翌瑄。
點閱率:6,485
字型大小:
歷史照片:尖山顯濟殿舊廟(1965年),位於澎17線的舊尖山顯濟殿於民國56年(1967年)落成,由葉根壯負責設計施作。民國76年(1987年)遭逢韋恩颱風,留有修繕紀錄。民國106年(2017年)3月14日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主管機關由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負責。(圖源:澎湖縣政府歷史照片) 歷史照片:尖山顯濟殿舊廟(1965年),位於澎17線的舊尖山顯濟殿於民國56年(1967年)落成,由葉根壯負責設計施作。民國76年(1987年)遭逢韋恩颱風,留有修繕紀錄。民國106年(2017年)3月14日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主管機關由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負責。(圖源:澎湖縣政府歷史照片)

葉根壯
尊稱:壯司
出生年:1932年
仙逝年:2014年7月23日(復興空難)
祖籍:金門沙美(沙美佛嶺葉氏)
曾祖父:葉媽利
祖父:葉元
父親:葉東
伯父:葉育
叔父:葉得令
堂弟:葉銀河

出生地:澎湖縣馬公市後窟潭人
重要經歷:
  臺灣著名大木作師傅,業界尊稱「壯師」。
  葉根壯曾參與設計與建造的廟宇作品接近百座,包括澎湖天后宮、馬公城隍廟、西嶼王爺廟等重量級古蹟,對擘畫、細木與鑿花都非常擅長,是澎湖知名的大木師傅。
  2010年被文建會列為「重要傳統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

葉根壯為後窟潭葉氏第13代子孫;曾祖父葉媽利、叔叔葉得令皆是澎湖當地知名匠師,影響澎湖大木工匠百年門派。
澎湖大木作匠系可考的分為「藍系」、「葉系」與「謝系」。
「藍系」祖師即大正年間主持澎湖天后宮修建工程的藍木,藍氏籍貫廣東潮州,屬於潮州匠派;而「葉系」與「謝系」師出同源,乃葉根壯的曾祖父葉媽利開創。
葉媽利,字貞吉,生於道光元年(1821年)祖籍金門沙美屬於沙美佛嶺葉氏,曾返金門拜藝,藝成返鄉後延攬同治至光緒年間(1860-1890年間)澎湖地區絕大部分的寺廟工程,業界尊稱為「利司」。
葉媽利在清、日政權交替的這一年(1895)撒手人寰,身前有藝傳其子葉元(1856年-1913年)、葉一貫(1865-卒年不詳)以及鄰居謝江三人。
葉元生有三子,分別是葉育、葉東與葉得令;而當葉元於大正二年(1913)過世時,葉育與葉東並未完全繼承父親的全套技藝,於是當大正九年(1920)葉得令十七歲開始習藝時,便拜入謝江門下。
謝江(1870-卒年不詳)約莫於光緒11年(1885)前後向葉媽利習藝,在大正初年到日治時期結束的期間,謝江便是「葉媽利系」僅存的嫡系傳人,又因廣收門徒而另成「謝系」,代表作品為「澎湖觀音亭」與「媽宮城隍廟」。
謝自南(1907年-1990年)為謝江之子,後來成為「謝系」一脈成就最豐的大木匠師,據載媽宮城隍廟現場的工程實際上係由謝自南主持,只是謝自南在29歲那年移居高雄,「謝系」一脈的重心也隨之轉移。
葉得令(1905年-2000年)收授五名弟子,皆可謂「葉媽利」一系的第四代傳人,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為葉得令之子葉銀河(1933-)與其侄葉根壯。
葉根壯十三歲(1944)公學校畢業後(該時期澎湖處於日據時代),原在姊夫經營的雜貨店幫忙,十七歲(1948)那年姊夫過世。
適逢叔父葉得令前往望安興建吳府宮在即,便毅然結束雜貨店生意同赴望安參與營建工程,翌年正式拜入葉得令門下習藝,二十八歲(1959)出師,第一件獨立承攬的作品就是湖西鄉許家村的港元寺(已拆除)。
澎湖自1950至1990年代間,乃是傳統宮廟建築工程與技藝發展最為顛峰時期。
根據葉根壯口述的紀錄,早期澎湖地區的寺廟較不講究裝飾(小木作),不會另外聘請鑿花匠師,所以大木匠師通常要包辦鑿花匠師的工作,葉根壯二十來歲時,曾隨叔父葉得令返金學習,加上師承葉系,秉承庭訓使然,遂成業界「全才匠師」的典範。
1949年至1959年間,葉根壯隨叔父葉得令奔走各處搭建寺廟,此一時期施作的工程大多採用木架扇結構,現今唯有吉貝村觀音寺以及林投鳳凰殿的寺廟之中,尚有留存舊木廟時期的斗栱、大楣、步通等木架構之外,葉得令時期的作品大都被拆除殆盡。
1959年葉根壯開始獨立執業之後,有感於當時建築材料採用鋼筋混凝土漸漸普遍,已經有取代傳統木造建築的趨勢,葉根壯透過自學與觀摩,重新學習鋼筋繪圖與營建的技術,堪稱經歷傳統木造又能夠順應時代變遷的匠藝大師。
1990年之後澎湖縣內屢有舊廟拆毀、起蓋新廟之事,不少澎湖傳統木造廟宇因此消失,葉根壯乃留存至少有62座廟宇、總計296張圖面手稿,彌足珍貴。
2010年,葉根壯被文建會列為「重要傳統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
2014年,葉根壯入選為文化部7月29日召開「第三屆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審議會議」中列審名單,若中選「文化資產保存獎」即為國家正式列冊的「人間國寶」;但葉根壯卻在審查前夕的7月23日遭逢復興航空222號班機空難,與妻子葉鍾日縛雙雙罹難,不幸身亡。
我傳統建築研究學者李乾朗教授曾說:「大木司傅是建廟過程最主要的人物,主掌造型外觀設計、統籌工程,相當於建築師的角色,是建廟工程的靈魂人物。而葉根壯是國內僅存少數完整傳承潮州派技法的大師,又保有澎湖海島特色,風格獨樹一格。傳承潮州派大木技藝—葉根壯最為人稱道的「不見木」手法,就是用鋼筋混凝土仿大木結構打造的建築,外觀看來卻不著痕跡,宛如木造建築,1965年建造的尖山顯濟殿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晚近則有2006年落成的龍門觀音宮。可以說是保有傳統,技法日新的大木司傅。 他的驟然罹難是我國一大損失。」
葉根壯的罹難,也推動我國傳統建築匠師培育與傳統技藝數位化保存的相關政策的推動。因為我國在當時並沒有相關的傳統匠師培育的普及性課程,大部分都還是比較單一性的師徒傳授或相關大學、研究所的專業性培育。
葉根壯是一位有名的嚴師,曾在文化部巡視澎湖古蹟時建言,應將傳統建築匠師深入民間,因葉根壯知道18歲才踏入匠師學習的他,可以在28歲出師,靠的是熱誠學習。但這一方式是可以透過現今有系統的教育方式,搭配實地實習方式培育出更多匠師。從中也可以讓傳統建築之美更普及化,使得傳統建築與現今技術相互搭配,維持我國傳統工藝的根本,並也可以保持聚落之完整。
當時文化部長龍應台聞訊葉根壯罹難後備感惋惜,立刻指示文化資產局務必完整保存其精湛修復技術紀錄,也間接的推動起一連串的匠師培育。
葉根壯,人稱「壯司」,至今在傳統建築匠師界裡,許多人感念他,思念他,稱他為墨家傳人-壯司傅,因為縱然他人已仙逝,生前所為仍舊影響了後世,他所留的遺稿與相關推動政策的建言,持續地滾動著。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