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事吾聞》金門閩南文化之島 工匠傳承百年工藝 往南進

發布日期:
作者: 整理撰稿:邱翌瑄。
點閱率:7,684
字型大小:
龍山寺目前為國定古蹟,多次修建,其中有許多清代落籍於金門的工匠師傅參與其中。(攝影:邱翌瑄) 龍山寺目前為國定古蹟,多次修建,其中有許多清代落籍於金門的工匠師傅參與其中。(攝影:邱翌瑄)

金門的文化體系源於閩南的泉漳地區,建築形式傳承母文化的特質。傳統建築藉由泉漳等地工匠興築,基本上與原鄉的形制近似,或進而在本地發展出多樣化的地域建築。
《金門志》中指出「金門,澥外山也。晉時避難者入焉,髣髴武陵桃源境界。唐置牧馬場,始闢榛蕪為樂土;斯陳侯之遺烈矣。代經幾易,沿革相尋,山川風景亦因時變態。國家清晏日久,井里市廛生聚蕃息,已嵬然作滄溟保障、海上奇觀」(林焜熿,1993)。金門大抵於宋末元初時第二批之眾多閩南沿海民眾移墾至此,七百餘年來傳承了完整的閩南文化,可謂文風鼎盛。
金門島位處九龍江口及廈門島外,在此海灣扼口鄰近廈門、漳州、泉州及同安、南安、晉江、圍頭等地,兩地距離10至30公里間,自古以來金門的移民多數來自此區域,而與祖籍地之關係密切。如以建築源流來看,「金門屋宇,多從泉漳,規制不大,而體形堅固,牆以石壘,以磚砌,門戶窗牖,率用堅木,屋瓦榱桷,必求縝密,以舊多盜患,不得不然也」(金門縣政府,1991)。
而也是因為這樣,金門宋元開始出了許多建築匠師,更在清朝中後期達到巔峰,更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金門僑民大量出洋,遠渡到南洋各邦、日本等地,匯回資金並帶入外洋文化,造就了中西合璧的僑鄉特色,建築材料的運輸及工匠的往來則更加密切,引入如「馬約利卡」彩磁等洋化的裝飾磁磚、鑄鐵窗、洋式家具等。至今,金門各聚落所留存的各類建築,均能見到來自對岸各地的建材及受到洋商材料影響所興築的房舍,也使得金門由數百年來的閩南小島轉變為一處具閩南文化、僑鄉文化特色島嶼。
時至今日,金門依然擁有上千座古厝、數十處完整自然村聚落,金門現在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古蹟約44處、登錄歷史建築約144處、文化景觀1處、民俗有關文物6項外,縣政府亦針對6處重要聚落畫設保存範圍建議。由此可見金門是我國文化聚落匠師的搖籃。
清末民初有不少閩南傳統匠師落籍金門,南向南洋澎湖或台灣,如有名的清末匠師王益順是泉州惠安崇武溪底村人,生於咸豐十一年(1861年),光緒三十年(1904年)應聘到金門,與金門當地的工匠配合,興建后浦陳氏宗祠及王氏宗祠,前後在金門居住7年。1919年更赴台灣設計艋舺龍山寺,陸續修建有艋舺晉德宮黃府將軍祠、南鯤鯓代天府、新竹都城隍廟、台北市孔廟等。王益順生有二子,次子淵河留住惠安故里,長子廷元(一作廷源),清光緒十二年(1887年)生於惠安溪底,18歲隨父親來金門,1918年開始定居金門,最初先以做床具、桌椅家具為主,再投入大木作。1923年設計后浦商會連棟式洋樓,建成商街名為模範街,他承攬過的金門傳統宅第建築有水頭六路大厝、歐厝、東沙、湖下、舊金城、古崗等地,同時還有西浦頭宮、官澳宮、洋山家廟等宗祠廟宇。1938年承建頂蘭金剛寺,1939年在金門過世,後裔留在金門,1968年清代金門鎮總兵署整建,由大木匠師王益順孫輩王致祥承包,拆除頭門木屋架,一改以往木材結構,配合泥匠張錦華,以木條模板組成傳統構材的外形,再以混凝土搗築,並藉鐵鉤、鐵圈輔件組合固定。經過油漆彩繪後,在外觀上很難分辨出與木構的差異。這種引用鋼筋混凝土仿木作的「不見木」形式進行傳統建築改造工程,是時代性技術的演變結果。
而金門在明清時期大量的建築閩南式建築,成就出許多閩南建築相關匠師,匠師們收徒教子,徒弟出師後前往南洋或台灣澎湖,更成就各地閩南建築的傳承與演化。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